九龙(jiǔ lóng)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九龙词语解释

九龙(九龙,九龙)

 1.    称以九龙为饰之物。古有“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

▶《文选•张衡<东京赋>》:“九龙之内,寔曰嘉德。”

▶薛综注:“九龙,本周时殿名也。门上有三铜柱,柱有三龙相纠绕,故曰九龙。”

▶北齐·颜之推《古意》诗之一:“吴师破九龙,秦兵割千里。”

▶余冠英注:“九龙,《淮南子•泰族训》:‘阖闾伐楚……破九龙之钟。’”唐太宗《咏烛》诗之二:“九龙蟠燄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此指九龙烛。如:九龙帐;九龙冠;九龙舆。

 2.    传说中神仙驾御的神兽。

▶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元君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骖驾九龙十二白虎。”

▶《云笈七籤》卷九八:“宝盖连舆,命驾御九龙。”

 3.    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三摺:“今年是九龙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灾。”

▶明·何景明《九川行》:“帝遣九龙下,治此江·汉安。”

 4.    对一门九子的美称。

▶《北齐书•王昕传》:“昕母清河·崔氏,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薀藉,世号王氏九龙。”

▶宋·王应麟《小学绀珠•氏族类•九龙》:“后魏·崔子瑜、子枢等九人号九龙。”

▶唐·杨炯《宴人杨八宅序》:“一门九龙之绂冕,四代五公之绪秩。”

 5.    称汉文帝的九匹良马。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马》:“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号为九良,一曰九逸,又曰九龙。”参见“九逸”。

 6.    鞭炮的一种。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水火》:“《宛署记》又有名九龙入云。即炮仗之九条龙也。”

------------------------------

九龙

 补证条目

1.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

▶《普曜经·欲生时三十二瑞品》:“天帝释梵忽然来下,杂名香水洗浴菩萨,九龙在上而下香水,洗浴圣尊。”

九龙网络解释

傳說中的神獸,能治水。抱朴子.內篇.金丹:「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風雨,驂駕九龍十二白虎。」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龍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災。」

對一門九子的美稱。如北魏崔長瑜子樞等九人,人稱「九龍」;北齊王昕兄弟九人,風流蘊藉,世稱為「王氏九龍」。見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卷七.氏族類。

半島名。見「九龍半島」條。

九龙造句

  • 九龙红?海底隧道行政大楼
  • 九龙九龙城太子道376 - 378号1楼
  • 九龙尖沙咀广东道33号中国客运码头
  • 九龙西九龙填海区海泓道
  • 九龙西九龙填海区柯士甸道西
  • 九龙城寨清拆事宜特别委员会
  • 香港九龙尖沙咀漆咸道南100号
  • 她离开香港,乘渡船来到九龙
  • 使用九龙或新界区居民巴士路线编号
  • 香港、九龙及新界各地区
  • 九龙渡船街与文昌街交界处
  • 九龙重型货车联合商会有限公司
  • 九龙货场集装箱堆场
  • 九龙新蒲岗太子道东600号二楼
  • 香港九龙尖沙咀广东道33号中港城
  • 香港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号
  • 九龙西九龙填海区兴华街西
  • 九龙内地段第11180号;内地段第8989号
  • 邮寄:香港东九龙政府合署邮箱68777号
  • 九龙塘地铁站城市大学出口

九开头的词语: 九龙 九重阁 九原可作 九野 九逸 九旗 九秋 九流 九京 九曲回肠 九天九地 九圣 九品莲台 九泉 九星 九德 九华玉 九歌 九夏 九儒十丐

龙结尾的词语: 九龙 景龙 惊龙 金龙 接龙 角龙 矫若惊龙 矫若游龙 蛟龙 鲛龙 交龙 降龙 剑龙 驾龙 假龙 火龙 混江龙 黄龙 豢龙 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