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凤雏(fú lóng fèng chú)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伏龙凤雏词语解释

伏龙凤雏(伏龙凤雏,伏龙凤雏)

原谓隐居待时的贤者。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土元也。’”后因以指诸葛亮(字孔明)和庞统(字士元)。

▶《三国演义》第三五回:“水镜曰:‘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伏龙凤雏网络解释

比喻有潛能而未被發掘者。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伏龙凤雏成语解释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伏龙凤雏造句

  • 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 龙驹凤雏,晋闵鸿夸吴中陆士龙之异;伏龙凤雏,司马徽称孔明庞士元之奇。
  • 刘备当今枭雄,且关羽张飞为之爪牙,伏龙凤雏为之羽翼,其志不在小也.今若令其入川,乃引狼入室,祸不远矣!
  • (今四川省所属地区,治所在成都)后,拜庞统为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齐名,有“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之誉。
  • 防小人不防君子,“龙翔凤舞图”事先已被刘备换成了“龙凤剑谱”,曹操得去了‘锦绣山河谱’,却不知道‘伏龙凤雏,得之可点天下’的秘密。
  • 公元206年,刘备襄阳遇难,马跃檀溪来到水镜庄,司马徽向他推荐“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由此便引出了“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被誉为三国文化旅游热线源头。
  • 字扶楚,东汉末人,巴蜀巴县人,蜀川名将.本名光,少时为州郡知名,举孝廉,任江州牧.后刘备入川,时春为刘璋从事,上书谏曰:主公经营蜀川,民心安定,几无灾祸.倘安民乐业,整修战具,期年而东出江洲,取荆襄,可以虎步天下,光复炎刘.刘备当今枭雄,且关羽张飞为之爪牙,伏龙凤雏为之羽翼,其志不在小也.今若令其入川,祸不远矣!

伏开头的词语: 伏闇 伏寇 伏祠 伏处 伏钺 伏倒 伏路 伏桩 伏室 伏合 伏奏 伏输 伏状 伏死 伏菟 伏踬 伏猛 伏听 伏怨 伏牛山

雏结尾的词语: 胡雏 孤雏 凫雏 伏龙凤雏 凤凰雏 凤雏 凤引九雏 凤将雏 鹅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