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使(jiè shǐ)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借使词语解释

借使

 1.    假设连词。假如,倘若。

▶汉·贾谊《过秦论下•事势》:“藉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

▶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则巍巍之盛,仰邈前贤,洋洋之风,俯冠来籍。”

▶宋·司马光《论衙前札子》:“借使今日家产直十万者充衙前,数年之后,十万者尽,则九万者必当之矣。”

 2.    假设连词。即使,纵然。

▶《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刘曜虽东征,其子胤守长安,未易轻也。藉使小有所获,彼若释东方之图,还与我校;祸难之期,未可量也。”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臣疏贱,在阙门之外,朝廷之事不能尽知;藉使闻之道路,又不知其虚实也。”

▶《元史•世祖纪六》:“借使似道实轻汝曹,特似道一人之过耳,且汝主何负焉。正如所言,则似道之轻汝也固宜。”

借使网络解释

假如、倘若。漢.賈誼.過秦論:「借使秦王計上世之事,並殷周之跡,以制御其政,後雖有淫驕之主,而未有傾危之患也。」文選.陸機.豪士賦序:「借使伊人頗覽天道,知盡不可益,盈難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則巍巍之盛,仰邈前賢,洋洋之風,俯冠來籍。」假使、假若

即使、縱然。元史.卷九.世祖本紀六:「借使似道實輕汝曹,特似道一人之過耳,且汝主何負焉。正如所言,則似道之輕汝也固宜。」

借使近义词

假使
假若
假如
如果
倘使

借使造句

  • 借使别人家的牲畜,加倍论过。
  • 借使有肠也须断,况无肠。
  • 借使以岁币羁縻之,臣恐不可胜算。
  • 若使一介告之,借使无益,庸有何损。
  • 之地,借使避灭亲之名,岂曰不孝乎?
  • 自行车可按小时或天数计费租借使用。
  • 面贴附有许多灵符,能借使鬼神的灵力。
  • 借使有滥赏之弊,其与失太原之害孰重?
  • 借使宋人失淮,且不敢来,此战胜之利也。
  • 借使未如鸥鸟惯。
  • 它还能刺激食欲---借使它刺激排泄的功能。
  • ②凭借使人畏惧的力量压服:威逼|威吓|威胁。
  • ,在急需时可以民用与军用兼用,也可转借使用。
  • 借使诸王皆朱均也其肯舍己子而外求贤人授之位乎?
  • 如沐清风:借使春神之风,驱除身上所有的邪僻之气。
  • 借使诸王皆朱均也,其肯舍己子而外求贤人授之位乎?
  • 借使陆羽复起,阅其金饼,味其云腴,当爽然自失矣。
  • ”《明史?冯琦传》:“借使有之,亦当下抚按?勘。
  • 〖出处〗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
  • 伊尹行冢宰,居责成之地,借使避放君之名,岂曰不忠乎?

借开头的词语: 借使 借贷 借寿 借以 借箸 借韵 借题发挥 借箸代筹 借刀杀人 借词 借问 借用 借对 借光 借东风 借尸还魂 借助 借镜 借重 借代

使结尾的词语: 借使 介使 街使 节使 节度使 接伴使 郊使 降使 讲使 假使 藉使 即使 羁使 激使 箕箒之使 箕帚之使 回图使 皇使 皇华使 花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