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途灭虢(jiǎ tú miè guó)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假途灭虢词语解释

假途灭虢(假途灭虢,假途灭虢)

左传•僖公五年》记载:晋国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在灭虢后的回师途中,把虞国也灭了。后以“假途灭虢”泛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行灭亡对方之实的计谋。

▶《三国演义》第五六回:“玄德又问如何。

▶孔明曰:‘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明·杨慎《滇载记》:“杀虎子而还喂其虎母,分狙栗而自诈其狙公,假途灭虢,献璧吞虞,金印玉书,乃为钓鱼之香饵。”

------------------------------

假途灭虢

 补证条目

▶《左传•僖公五年》记载:晋国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在灭虢后的回师途中,把虞国也灭了。后以“假途灭虢”泛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行灭亡对方之实的计谋。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吴佩孚盘据洛阳,分兵许郑,劫饷夺械,侵权干政,勒捐商款,剥削民膏,一面指派我军为调虎离山之诡计,一面嗾令陕督为假途灭虢之阴谋。”

假途灭虢网络解释

春秋時,晉國向虞國借路,以攻打虢國。滅虢之後,回師途中,亦滅虞國。見左傳.僖公五年。後以假途滅虢代指以向對方借路為名,而行滅亡對方之實的計謀。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此乃『假途滅虢』之計也。虛名收川,實取荊州。」

假途灭虢成语解释

◎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 此乃“~”之计也。虚名收川,实限荆州。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用借路的名义而消灭这个国家

假途灭虢造句

  • 假途灭虢①,践土会盟。
  •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 假途灭虢(jiǎtúmièguó),践土会盟(jiàntǔhuìméng)。
  • ”玄德又问如何,孔明曰:“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
  • 后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而行消灭对方的计策为假途灭虢
  • ”玄德又问如何,孔明曰:“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
  • ”云曰:“孔明军师已知都督假途灭虢之计,故留赵云在此。
  • ”子龙答曰:“孔明军师已知都督‘假途灭虢’之计,故留赵云在此。
  • 为了避免强攻造成大的伤亡,高仙芝决定用“假途灭虢”之计智取孽多城。
  • 赵匡胤决定以假途灭虢方略,出师湖南、假道荆渚,以达一箭双雕的目的。
  • 假途灭虢之战中国春秋初期,晋国诱骗虞国借道,先后攻灭虢、虞两国的作战。
  • 周瑜设下“假途灭虢”之计,名为替刘备收川,其实是夺荆州,不想又被孔明识破。
  • 【注释】①假途灭虢(guō):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 高柔为此提醒曹操,此举有假途灭虢的嫌疑,关中各部可能因此反叛,曹操未予理睬。
  • 假途灭虢之战,是春秋初年晋国诱骗虞国借道,一石双鸟,先后攻灭虢、虞两个小国的一次作战。
  • 西周(春秋时期)始有虢?国,东周(战国时期)虢国被秦国灭,置虢县,历史事件有假途灭虢、虢国夫人。
  • 经历了“逐鹿之战”,“牧野之战”,“长勺之战”,“假途灭虢”等系列赛之后,F91和Fengzi的组合最后取得了冠军。
  • 赵普分析统一大业第一步策动张文表反武平周行逢,赵匡胤要利用‘假途灭虢’之计收荆南,命慕容延钊统帅出征。
  • 根据《东周列国志》上《假途灭虢》的故事,编排了《唇亡齿寒》并和梅兰芳进行义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童言白先到达香港,随后转道菲律宾,很快又到了澳大利亚,与早已移民的妻子、孩子会合,整个逃亡之旅可谓假途灭虢,费尽心机。

假开头的词语: 假途灭虢 假惺惺 假期 假象 假招子 假设 假节 假公济私 假以辞色 假寐 假如 假装 假借

虢结尾的词语: 假途灭虢 二虢 东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