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慎词语解释
兢慎小心谨慎。
▶唐·杜荀鹤《泾溪》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前蜀·杜光庭《李绾常侍九曜醮词》:“事主立身,得罄忠诚之节;循怀省己,常持兢慎之心。”
▶宋·范仲淹《淡交若水赋》:“游泳而学海同济,兢慎而礼防共守。”
兢慎造句
- 一身兼署四司事,案无留牍,兢慎自持。
- 所引文中的“兢慎”,就是十分谨慎的意思。
- 兢兢慎罚,事父以孝,父没,事母以谨,闻于天下,于今称之。
- “天下稍安,尤需兢慎”体现的是一种可贵的为政以德的忧患意识。
- 如唐代诗人杜荀鹤《泾溪》诗云:“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 语出《全唐诗》第693卷036首荀鹤的《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
- 兢慎就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小心,即使是在安全的地方,不可以麻痹大意。
- 温家宝总理2008年3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形势稍好,尤须兢慎。
- 服除,仍补交选郎中公慎素者,吏不敢欺以弊人,不敢于以私盒兢慎,名器惜人,材奖恬抑。
- 大会顺利结束了,但是我们面前的路是不平坦的,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形势稍好,尤需兢慎。
- 出自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中“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需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
- 多有哲理啊,险的地方,都“兢慎”,因而“不闻倾覆”;倒是“平流无险处”,恰恰“有沉沦”。
- 唐高彦休《高阙史?秦中子得先人书》:“秦川富室少年有能规利者,盖先兢慎诚信,四方宾贾,慕之如归。
-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温家宝总理在招待会开始时说道:“大会顺利结束了,但是我们面前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形势稍好,尤需兢慎”。
慎结尾的词语: 兢慎 谨慎 诫慎 介慎 戒慎 洁慎 将慎 检慎 稷慎 矜慎 公慎 恭慎 防慎 方慎 惇慎 敦慎 端慎 笃慎 厎慎 底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