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粮(gōng liáng)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公粮词语解释

公粮(公粮,公粮)

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生产单位每年缴纳给国家作为农业税的粮食。

▶周恩来《恢复生产,建设中国》:“在公粮的负担上,每一个农民每年平均收入大概是四百斤小米,要拿出八十斤给公家,这就是全部收入的百分之二十。”

公粮网络解释

公粮gōngliáng

[agricultural tax paid in grain]农业生产者或农业生产单位每年缴纳给国家的作为农业税的粮食

公粮造句

  •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为适应敌后游击战争的特殊需要,创设了一整套不同于传统完粮纳税形式的救国公粮制度,它包括统一累进的征收原则、藏粮于民的储存办法、凭票领粮的支取方式。

公开头的词语: 公路网 公事房 公是公非 公古哩 公葬 公该 公券 公席 公家人 公取 公宴 公律 公开审理 公厅 公符 公事人 公格尔山 公耳忘私 公们俩 公货

粮结尾的词语: 积草屯粮 混粮 黄粮 化瓦粮 后备粮 后粮 糇粮 鹤粮 荷粮 耗粮 行粮 还粮 裹糇粮 裹粮 过粮 关粮 官粮 挂脚粮 谷粮 公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