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臾(fú yú)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凫臾词语解释

凫臾(凫臾,凫臾)

古国名。即夫余。在今东北地区。

▶《礼记•王制》“东方曰寄”孔颖达疏引汉·应劭《风俗通》:“夷者,觝也,其类有九。依《东夷传》九种:一曰玄菟,二曰乐浪,三曰高骊,四曰满饰,五曰凫臾,六曰索家,七曰东屠,八曰倭人,九曰天鄙。”

凫臾造句

  • 夫馀为秽貊的后裔,也叫扶馀、凫臾
  • 夫余族乃西周古九夷之一的“凫臾”的异写。
  • 据上所述,“凫臾”不必附会遥远的“扶馀”。
  • 凫臾等异译。
  • 说“凫臾”为“扶馀”,不过因音近而附会罢了。
  • ”以上各种对夷的解释,其中“凫臾”值得注意。
  • 中国扶馀族又称“凫臾”,俗意为野鸭子,即“洛鸟”。
  • 上古有凫臾族,为东夷族九夷中鸟夷的一支,有夫余、浮渝等多种异名。
  • 既然假定“凫臾”就是须句,而鲁国以南与邾地相连的地方恰巧就有个凫山。
  • 我以为“须句”就是《论语正义》中说的“凫臾”和《尔雅疏》中说的“风夷”。
  • ”李巡注:“一玄菟,二乐浪,三高骊,四满饰,五凫臾,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
  • 夫余为北方的古国名,亦作凫臾、扶余,是古东北亚民族秽貊别族所建,据说也是满族族源之一。
  • 索离族人东明称王,不用?族和索离族名,而采用凫臾族名,中原汉族王朝译作夫余,后改为扶余。
  • 如果此说可以成立,则凫臾(须句)与颛臾(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东一西,两两相对,同为风姓族中的两个国家。
  • 吉林扶馀族人与后来因战争而南迁的凫臾人为同族,河北乐亭古称“雒亭”,昌黎古称“扶黎”,都是臾夷奚人的生活地区。
  • ”③关于高夷即后来高句丽,李巡注《尔雅》就已指出九夷为元菟、乐浪、高丽、满饰、凫臾、索家、东屠、倭人、天鄙,其三即高丽。
  • 另外绘有与朱蒙一起随行渡河的氏族部落图腾,包括金蛙,凫臾洛鸟,黑蛇,玄龟,红狐,蜥蜴,说明当时朱蒙创建的是多民族共存的高丽王国。
  • 另外绘有与朱蒙一起随行渡河的氏族部落图腾,包括金蛙,凫臾洛鸟,黑蛇,玄龟,红狐,蜥蜴,说明当时朱蒙创建的是多民族共存的高句丽王国。

凫开头的词语: 凫骑 凫山 凫胫鹤膝 凫亹 凫旌 凫舟 凫泛 凫趋 凫浴 凫车 凫胫 凫分 凫臛 凫鸭 凫公英 凫居雁聚 凫雏 凫薻 凫臾 凫茨

臾结尾的词语: 夹臾 凫臾 从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