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粜(chū tiào)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出粜词语解释

出粜(出粜,出粜)

卖出粮食。

▶宋·苏轼《乞减价粜常平米赈济状》:“若不别作奏请,专守本条,不与减价出粜,深恐今年春夏新陈不接之际,必致大段流殍。”

▶《元典章•户部七•仓库》:“除已移咨江·浙行省,除支持粮斛外,余有粮数,照依各处目今实直市挨陈出粜接济贫民,仰行下合属体施行。”

▶清·方苞《与徐司空蝶园书》:“岁祲之地,其粮听有司出粜,俟秋成仍籴满原额,分两年带运。”

出粜网络解释

賣出糧食。宋.蘇軾.乞減價糶常平米賑濟狀:「若不別作奏請,專守本條,不與減價出糶,深恐今年春夏新陳不接之際,必致大叚流殍。」清.方苞.與徐司空蝶園書:「歲祲之地,其糧聽有司出糶,俟秋成仍糴滿原額,分兩年帶運。」

出粜造句

  • 民方艰食,乃减价出粜仓粟以济之。
  • 卖,无大利息,何苦出粜
  • 溢额者出粜,价存司库,以备凶岁赈恤之用。
  • 闽省近年以来艰于出粜,陈陈相因,蚀?堪虞。
  • 若三年以上未经出粜,即回充粮廪,易以新粮。
  • 于是创立盐法,就山海井灶收榷其盐,官置吏出粜
  • 当涂官圩决,密劝富家出粜,禁转掠,使各村自保。
  • 上令截留湖南等省漕粮於天津收贮,旋又命估价出粜
  • 又有民社仓者,专务劝课上户蓄积,以备凶荒出粜,亦为良法。
  • 又或出粜仓谷得价侵用,及至交代,以二钱一石折价,后任不敷籴补。
  • 七年,改为一半散钱取息,而一年只■散青苗钱本一次,一半减价出粜
  • 又亲临泰安、安丘,截留漕米40万石备赈,使富商大户不敢囤积,竞相出粜
  • ”“发米出粜,虽米价稍平,但四处饥民有身无一钱者,未免仍坐毙道路。
  • 溶劝富家出粜,给印纸令商人赴籴;又请宽台湾米入内地之禁;民情帖然。
  • 请自雍正四年始,停徵黑豆,按亩徵米,按丁徵银,而以原贮米豆视时价出粜
  • 请於福州、福宁、兴化、泉州四府属拨仓谷十万,听商运赴嘉、湖出粜;仍饬台湾运归四府补仓。
  • 宋朱熹《约束米牙不得兜揽搬米入市等事》:“契勘诸县乡村人户搬米入市出粜,多被米牙人兜揽拘截。
  • 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
  • 公度来岁必饥,复请于朝,乞免上供米半,又多乞度牒以籴常平米,并义仓所有,皆以备来岁出粜,朝廷多?之。
  • 」乃仰观天文,集察纬宿,历象四时,以下者上,虚设八仓,从阴收着,望阳出粜,?其极计,三年五倍,越国炽富。

出开头的词语: 出法驳案 出贷 出下 出布 出条 出群 出辅 出家儿 出溺 出人望外 出放 出学 出牓 出群蹄 出谷 出捐 出佐 出漏子 出丁 出牌

粜结尾的词语: 谷粜 贩粜 盗粜 出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