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付词语解释
分付
1. 分别付与。
▶《汉书•原涉传》:“宾客争问所当得,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
▶《三国志•魏志•鲜卑传》:“比能众逐彊盛,控弦十余万骑,每钞略得财物,均平分付。”
▶《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皇帝闻奏,龙颜大悦,开库赐彫弓两张,宝箭两百只,分付与二大臣。”
2. 交给。
▶唐·白居易《题文集柜》诗:“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祇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宣和遗事》前集:“故尧王不将天下传与他,却分付与舜王了。”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贫僧积下几文起坐,尽数分付足下,勿以寡见阻。”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摺:“我将家缘家计,都分付与你两口儿,每月斋粮道服,休少了我的,我往华山出家去也。”
3. 付托;寄意。
▶宋·毛滂《惜分飞》词:“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宋·杨恢《祝英臺近》词:“都将千里芳心,十年幽梦,分付与一声啼鴃。”
▶清·纳兰性德《木兰花慢•送梁汾南行》词:“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4. 嘱咐;命令。
▶唐·方干《尚书新创敌楼》诗之二:“直须分付丹青手,画出旌幢遶谪仙。”
▶《水浒传》第四五回:“石秀又分付道:‘哥哥今晚且不可胡发说话。’”清·李渔《慎鸾交•就缚》:“分付众将们,从今以后,昼夜须行五百里。”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平粤纪闻》:“该匪遂将嘉定县城闭守,分付各店开张。”
5. 指交代;讲明。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摺:“官人呵这言语休着你爷知……则去那娘亲上分付明白。”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果然肯卖,但凭分付价钱,不敢吝惜。”
6. 表示;流露。
▶宋·周邦彦《感皇恩》词:“浅颦轻笑,未肯等闲分付。为谁心子里,长长苦?”宋·无名氏《九张机》词之二:“深心未肯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
7. 处置;发落。
▶宋·石孝友《卜算子》词:“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
▶宋·刘克庄《贺新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戚汉老见了许多财物,心中欢喜,连声应道:‘这小事,但凭大郎分付。’”
分付网络解释
發落、處理。元.無名氏.爭報恩.第四折:「今日忠義堂上,分付這一樁公事去來。」
交付、囑咐。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教人分付臨安府差人去靈隱寺拏可常和尚,臨安府差人去靈隱寺印長老處要可常,長老離不得安排酒食,送些錢鈔與公人。」
分付造句
- 多一分付出,就能多一分成就。
- 我给了他们一英镑作为部分付款。
- 让我以银行政策为例,说明如何把以上两部分付诸实行。
- 如果接受部分付款,将按照第十六条的规定办理。
- 在公众人士缴付款项或部分付款之时,向该人提供旅行服务的全部详情;
- 2跟单托收时,只有在托收指示有特别授权的情况下,才能接受部分付款。
- 3在任何情况下,部分付款只有在符合第十七条或第十八条中的相应规定时将会被接受。
- 如果业主对pmc发票的某部分持有异议,则业主应在有争议的发票部分得以解决前,先就不存在争议的发票部分付款。
- 做传统的工作,或多或少需要运气,回报未必与付出相称;然而在安利,现在的每一分付出,就决定你将来所获。
- 第十九条:部分付款1光票托收时,只有在付款地现行法律准许部分付款的条件和限度内,才能接受部分付款。
- 我们利用一个以积分付款和多方面的以物易物的方式、加上建立网络、折扣、赠券、广告和其他的合作方式,令大家增加财富、营商效率和金钱的购买力。
- 如果发生损失或损坏,由甲方向保险人提出索赔,并将从保险人处获得的赔偿的一部分付给乙方,这部分应与受损机械设备中甲方未支付的部分成比例。
分开头的词语: 分务 分株 分强 分拨 分鞋破镜 分损 分杪 分过 分子运动论 分卡 分磔 分扣 分针 分局 分则 分了 分祷 分器 分似 分给
付结尾的词语: 还付 过付 关付 给付 割付 分付 发付 兑付 对付 垫付 凑付 传付 出付 抽付 偿付 拨付 禀付 畀付 颁付 暗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