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子本词语解释
卷子本古书初为简册,后用卷轴装订,捲成一束,如手卷之状,唐人写本存于今者皆然,收藏家称为卷子本。参阅陈伯海《唐卷子本〈翰林学士集〉考索》。
卷子本造句
- 编号用千字文,为卷子本。
- 此外,卷子本间或以丝绸、布、桦皮制成。
- 这首诗录自敦煌卷子本《王梵志诗》卷第三。
- 日本藏唐卷子本《翰林学士集》录存其诗一首。
- 晋代、南北朝乃至隋唐的医书基本上都是卷子本。
- 西方国家在极早时,已有纸草板或兽皮制成之卷子本。
- 书非卷子本,而为折叠而成,盖此种形式之第一部也。
- 于1979年据《古逸丛书》所刊唐人手抄卷子本文字谱打谱。
- 明谱为十一段大曲,与卷子本迥异,明清两代的谱亦互异。
- 因为当时还没有印刷技术,早期的琴曲谱只有手写的卷子本。
- 造纸术发明以后,医书逐渐用纸书写,采用卷轴形式,即所谓卷子本医书。
- 光绪十五年(1889)傅云龙在日本所影印的传抄自唐代的残存“卷子本”亦无图。
- 此论近代出土的卷子本有四本(巴黎国家图书馆藏三本,北京图书馆有一本)。
- 收藏卷子本的用具中有“经帙”,这是像竹帘一般将卷子卷起,分为布制与竹制。
- 》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
- 现存日本天保年间写本、日本影抄卷子本、清刻本、《丛书集成》本等多种抄本、刊本。
- 《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
- 1906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卷子本雕版印刷品《妙法莲花经》,同样可以证明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
- 我国则因纸之发明,故自东汉以降,一千多年中,包括佛典在内,卷子本成为所有书籍之标准形式。
- 经典依其装方式,可分为“卷子本”与“册子本”,经箱除了经帙之外,同时也收纳卷子本与册子本。
卷开头的词语: 卷子本 卷帻 卷勇 卷素 卷棚 卷娄 卷柏 卷甲 卷柜 卷地皮 卷衣 卷子 卷头语 卷腾 卷扬 卷心菜 卷坐 卷席 卷握 卷涌
本结尾的词语: 卷子本 剧本 九本 浄本 京本 经厂本 精本 进本 搢本 金融资本 巾箱本 今本 洁本 节本 节制资本 校本 脚本 嚼本 浇本 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