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订(cān dìng)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参订词语解释

参订(参订,参订)

 1.    参酌评定。

▶《新唐书•刘瑑传》:“由武德讫大中,凡二千八百六十五事,类而析之,参订重轻,号《大中刑律统类》以闻。”

▶宋·陆游《光宗册宝贺表》:“乃咨元老大臣之参订,兼采议郎博士之讨论,勒崇垂鸿,极高蟠厚。”

 2.    参校订正。

▶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一:“以二书参订,稍稍可读。”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与族孙守一论史表》:“僕处所存《春秋》、《史记》、前后《汉书》、《三国志》诸表携挈有年,竟未为足下一加参订,媿甚。”

参订网络解释

參照自己的意見並加以訂正。新唐書.卷一八二.劉瑑傳:「由武德訖大中,凡二千八百六十五事,類而析之,參訂重輕。」或作「參定」。

参订造句

  • 清?五邦傅纂注,叶子雨参订
  • 维时参订者,州候铨县姜廷铭。
  • 曾与僧肇等共参订罗什之译经。
  • 题“醒世居士编辑,樵叟参订”。
  • 学士、直学士八人,掌讨论参订
  • 王氏著述及评注参订他人之作甚多。
  • 右笔记三,以数本参订,粗少舛午。
  • 学士、直学士掌讨论参订
  • 今故备著於录,备参订焉。
  • 尝与贾充等参订法律。
  • 所列参订姓氏二十四人,皆一时知名之士。
  • “盖卷帙繁多,纂修诸臣不暇彼此参订也。
  • 国学文库本系以这两个版本参订校补而成。
  • 明末张卿子参订
  • 太守宋城路公采,参订舆论,慨然有意乎此。
  • 笔记节分条列,灿如指掌,令学者易于参订
  • 参谋掌参订改革。
  • 清?李识候参订
  • 集中志状诸作,多有可与金、元正史相参订者。
  • 范纯仁出判河南,待以国士,有疑义辄与参订

参开头的词语: 参伐 参寻 参序 参味 参谭 参俪 参迹 参核 参表 参察 参并 参变 参告 参镂 参求 参检 参谪 参战案 参质 参涉

订结尾的词语: 函订 改订 雠订 重订 参订 补订 辨订 辩订 编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