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菜事魔(chī cài shì mó)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吃菜事魔词语解释

吃菜事魔亦作“喫菜事魔”。

宋代民间有明教,一人为魔头,结党事之,皆菜食,不茹荤,官书称之为“喫菜事魔”。

▶宋·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于是贤士惴慄,中材解体,销声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殆如喫菜事魔、影迹犯败之类。”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四年五月》:“起居舍人王居正言:‘伏见两浙州县,有喫菜事魔之俗,方腊以前,法禁尚宽,而事魔之俗,犹未至于甚炽。’”明·王世贞《周邸东书堂禊帖》:“比之尔时诸贤,风流都不似,然不至作宋儒喫菜事魔也。”参阅王国维《观堂别集•摩尼教流行中国考》。

吃菜事魔造句

  • 有的佛教史家把明教与吃菜事魔联系在一起。
  • 吃菜事魔与摩尼教》,刊《文史》26辑,1985年,页149?155。
  • (1123-1202)《夷坚志》说:吃菜事魔,三山(福州)尤炽,称为明教会。
  • 居要路者密相付授,见士大夫有稍务洁修,粗能操守,辄以道学之名归之,殆如吃菜事魔、影迹犯败之类。
  • 服色尚白,提倡素食、戒酒、裸葬,务节俭,相亲互助,谓为一家,宋代官书或私家著作往往蔑称其为“吃菜事魔”或“事魔食菜”。
  • 宣和二年方腊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统治者大为震惊,严厉镇压各种宗教结社,重立禁约,止绝江浙‘吃菜事魔‘之徒,连带根究温州明教,毁拆其斋堂,惩办为首之人,悬赏奖励告发。
  • 述译经仪式(见卷四十三),淳熙十年(1183)释若讷上试经度僧的札子(见卷四十七),嘉泰二年(1202)臣寮请禁止吃菜事魔的奏状(见卷四十八),在各卷中又引用了许多条(宋)《国朝会要》(见卷四十三乾德三年小注),这些多是有关一代典章制度和社会史料,甚为可贵。

吃开头的词语: 吃闷 吃交 吃空 吃局 吃劲 吃栗多 吃剌剌 吃没 吃奶腔 吃寡醋 吃光 吃得消 吃虚 吃讷 吃枪子 吃巧 吃请 吃晌 吃独桌 吃不过

魔结尾的词语: 鬼魔 疯魔 风风魔魔 风魔 烦恼魔 恶魔 词魔 愁魔 吃菜事魔 痴魔 禅魔 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