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葭词语解释
吹葭古代候气之法,以葭莩灰填律管之内端,气至则灰散。
▶《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
▶唐·杜甫《小至》诗:“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飞灰。”
▶明·高启《至日夜坐客馆》诗:“旅踪犹泊梗,阳气又吹葭。”
吹葭网络解释
古代將葭莩灰放置在律管內,以占知季候。若某節氣至,和它相應的律管裡的葭灰便飛動起來,故稱節氣變換為「吹葭」。見續漢書志.第一.律曆志上。唐.杜甫.小至詩:「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亦作「吹灰」。
吹葭造句
- 暂无
吹开头的词语: 吹花节 吹刷 吹拍 吹喣 吹风机 吹簧 吹火筒 吹管 吹口哨 吹凤 吹弹歌舞 吹簸 吹吹拍拍 吹网欲满 吹铜 吹送 吹云 吹叶 吹扬 吹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