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署词语解释
和声署(和声署,和声署)
本为明代之教坊司,清·雍正中改为和声署,管理朝会时音乐歌舞事项。
▶《清史稿•职官志一》:“和声署,署正,署丞,俱满·汉各一人。”
和声署造句
- 七年(1729),改教坊司为和声署。
- 至清代雍正时改教坊司为和声署。
- 清代改和声署,为正式机构。
- 其前身最早为和声署。
- ),改教坊司为和声署,各地乐户皆除籍为民。
- 雍正七年(1729),改教坊司为和声署,教坊之称遂永从革除。
- 雍正七年(1729年),改教坊司为和声署,各地乐户皆除籍为民。
- 七年(1729年)废止,改为“和声署”,其任务与教坊司是相同的。
- 所属神乐署兼隶太常寺,掌效庙、祠祭乐章佾舞;和声署掌殿廷朝会、燕飨乐舞。
- 前身为和声署,道光七年(1827)改名为升平署,故此画册当系清咸丰、同治(1851-1874)以后宫廷画师的作品。
- 乾隆五年(1740)为了扩充宫廷演戏机构,把和声署移到南海和南长安街之间的南花园,隶属于内务府,对位于西华门内的内务府而言,称此处为南府。
和开头的词语: 和义 和 和气子 和丘 和婚 和杂 和朴 和利 和僦 和简 和罗 和冲 和肆 和弹 和比 和惬 和必斯 和弱 和题 和会
署结尾的词语: 荒署 槐省棘署 和声署 行署 含香署 关署 官署 公署 宫署 合署 纲署 副署 附署 府署 抚署 封署 粉署 法署 督署 调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