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羹(hé gēng)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和羹词语解释

和羹

 1.    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

▶《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宋·宗炳《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钱起《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钱谦益《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和羹苦,于野玄黄战血重。”

 2.    喻宰辅之职。

▶宋·王禹偁《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弄印之名已着,和羹之命爰行。”

和羹网络解释

五味調和的羹湯。書經.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比喻良相賢臣輔佐國君處理朝政。唐.張說.恩制賜食於麗正殿書院宴賦得林字詩:「位竊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和羹造句

  • 好寻旧约,况和羹、用功宜早。
  • 释文:“盛和羹器,形如小鼎。
  • ⑸位窃和羹重:窃,谦词,窃居。
  • 待叶底、结青青,恰是和羹时节。
  • 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 《说文》上有“五味和羹”之说。
  • 天教占了,百花头上,和羹未晚。
  • “位窃和羹重,恩叨醉礼深。
  • 若不饮酒者,但和羹粥汁服,亦得。
  • 孤山好寻旧约,况和羹、用功宜早。
  • 《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 想异时成实,和羹止渴,还应得路。
  • 当时一识和羹味,便道为霖消息来。
  • 《尚书》称“欲作和羹,尔唯盐梅。
  • 和羹】参见人物部将相“和羹”。
  • 导泉作井,和羹用以调梅。
  • “待叶底、结青青,恰是和羹时节。
  • 桔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
  • 和羹食之地仙,可以水火不焦溺矣。
  • 【注】?,菜和羹之器。

和开头的词语: 和义 和气子 和丘 和婚 和杂 和朴 和利 和僦 和简 和罗 和冲 和肆 和弹 和比 和惬 和必斯 和弱 和题 和会

羹结尾的词语: 瓠羹 瓠叶羹 鹄羹 和羹 谷董羹 骨董羹 脯羹 分羹 分我杯羹 沸羹 饭羹 翻羹 豆羹 东坡羹 调羹 蛋羹 石髓羹 箪食豆羹 大羹 赐床调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