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攘词语解释
安攘谓排除祸患,使天下安定。
▶明·唐顺之《阅视军情首疏》:“恳乞天恩,差官共图安攘,以保万事治安。”
▶明·陈子龙《酬吴次尾》诗:“由来安攘发明王,莫学纵横事盟主。”
▶清·李渔《奈何天•筹饷》:“悲丧乱,求安攘,念军民尽把云霓望,怎乞得天兵降。”
安攘造句
- 请敕将帅讲求武备,渐事安攘。
- 入为工部员外郎,疏陈安攘十事。
- 由来安攘发明王,莫学纵横事盟主。
- 入为工部员外郎,疏陈安攘十事,世宗嘉纳。
- 有《实求安攘》、《清仁路,保泰宁》等存世。
- 《奈何天?筹饷》:“悲丧败,求安攘,叹军民尽把云霓望。
- 首陈《实求安攘》、《清仁路*保太宁》等,奏疏迁兵部左给事。
- 说:“愚初之行也,盖欲谘其政俗得失,以上裨国家安攘之略”。
- ”明陈子龙《酬吴次尾》诗:“由来安攘发明王,莫学纵横事盟主。
- 明唐顺之《阅视军情首疏》:“恳乞天恩,差官共图安攘,以保万事治安。
- 著《封贡纪略》、《三云筹组考》,记安攘、封贡、军实、险要等事及守边经验。
- ”清李渔《奈何天?筹饷》:“悲丧乱,求安攘,念军民尽把云霓望,怎乞得天兵降。
- ”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铃阁宣劳,海上著安攘之绩;兰闱申儆,闺中宏静好之音。
- 城北门石砌瓮域存,瓮城门向西开,为砖券拱门洞,门额上嵌有石匾,阴刻楷书“安攘门”三大字。
- 官民两足,上下俱益,所以壮根本之图,建安攘之策(9),倡节俭之风,兴礼义之教,明天子垂拱而御之(10)。
- 夫有非常之功,乃受非常之典,父以赤忠报国,而国以世爵报之,公安攘之功至伟,开展之绩最隆,千百里夷地归华,亿万年武功迈众,岂?勒石燕然专美于前哉!
- “九?一八”事变后,李曰垓任云南第一殖边督办,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韬略”大为不满:“纷纷主义了无功,大难临头尚口穷……此事未知谁了得,安攘作计尚匆匆。
安开头的词语: 安在 安于泰山 安守本分 安世高 安香 安阳河 安雅 安分守纪 安碓硙 安阇那 安定学派 安得 安必思危 安床 安广 安骨 安根子 安门 安民恤众 安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