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簿(guān bù)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官簿词语解释

官簿亦作“官薄”。

原指记录官吏功绩和经歷的簿籍,后多指做官的资歷。

▶《汉书•翟方进传》:“先是逢信已从高第郡守歷京兆、太僕为卫尉矣,官簿皆在方进之右。”

▶颜师古注:“簿谓伐阅也。”

▶《后汉书•安帝纪》:“诏三公、中二千石,举刺史、二千石、令、长、相,视事一岁以上至十岁,清白爱利,能敕身率下,防姦理烦,有益于人者,无拘官簿。”

▶李贤注:“‘无拘官簿’谓受超迁之,不拘常牒也。”

▶宋·范成大《送吴元茂丞浦江》诗:“才名已被人争说,官薄何妨计小疏。”

官簿造句

  • 登大定三年进士第,调耀州同官簿
  • 无拘官簿谓受超迁之,不拘常牒也。
  • 然练达事体,百官簿最,一省无遗,议者比汉胡广。
  • ”李贤注:“‘无拘官簿’谓受超迁之,不拘常牒也。
  • ?安帝纪》:“能?身率下,防奸理烦,有益於人者,无拘官簿
  • 《诸子学略说》:“五官感觉,惟是现量,故曰‘五官簿之而不知。
  • 先是,逢信已从高第郡守历京兆、太仆为卫尉矣,官簿皆在方进之右。
  • 贞?二年,有司上官簿,宣宗阅之,记其姓名,起授前职,兼吏部郎中。
  • 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
  • ?翟方进传》:“先是逢信已从高第郡守历京兆、太仆为卫尉矣,官簿皆在方进之右。
  • 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
  • 《隶释?汉小黄门谯敏碑》:“敏不附丽同类,年垂耳顺,而官簿不进,恐是特然不?者。
  • 《汉书?翟方进传》:“先是逢信已从高第郡守历京兆、太仆为卫尉矣,官簿皆在方进之右。
  • 己亥,诏三公、中二千石,举刺史、二千石、令、长、相,视事一岁以上至十岁,清白爱利,能囗身率下,防奸理烦,有益于人者,无拘官簿
  • ?安帝纪》:“诏三公、中二千石,举刺史、二千石、令、长、相,视事一岁以上至十岁,清白爱利,能?身率下,防奸理烦,有益於人者,无拘官簿
  • ”《后汉书?安帝纪》:“诏三公、中二千石,举刺史、二千石、令、长、相,视事一岁以上至十岁,清白爱利,能?身率下,防奸理烦,有益於人者,无拘官簿
  • 载传递公文的邮书课,有统计各种军事装备的守御器簿、伤兵簿和戍卒被簿,有记载出纳钱谷的出入簿和食簿,有载驿马的驿马名簿、驿马阅具簿,有记载候官下属到候官所办事的诣官簿,登记吏民出入关塞的登记簿、过所和符传等等。
  • 档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种登记和统计簿册,有卒吏名籍、吏卒廪名籍、卒家属名籍、吏奉赋名籍等各种名籍,有专门记录吏卒日常工作的作簿和日迹簿,有专门记载传递公文的邮书课,有统计各种军事装备的守御器簿、伤兵簿和戍卒被簿,有记载出纳钱谷的出入簿和食簿,有载驿马的驿马名簿、驿马阅具簿,有记载候官下属到候官所办事的诣官簿,登记吏民出入关塞的登记簿、过所和符传等等。
  • 属于簿籍类的有各种名籍,如吏卒名籍、吏卒廪名籍、卒家属名籍、卒家属廪名籍、吏奉赋名籍、秋射赐劳(或夺劳)名籍等;有专门记录吏卒日常工作的“作簿”和“日迹簿”;有专记传递公文信件的“邮书课”;有统计各亭隧军事装备情况的“守御器簿”、“折伤兵簿”和“戍卒被簿”;有记出纳钱财和粮谷的“出入簿”或“食簿”等;有“驿马名籍”和“驿马阅具簿”;在候官治所还有所谓“诣官簿”,即其下属各亭隧士吏诣官办事的登记簿;在关卡遗址中还出土有吏民出入关的登记簿和过所、符传等。

官开头的词语: 官众 官酝 官音 官帖 官会 官纲 官都 官产 官侣 官次 官程 官船 官课 官下 官堠 官立 官虾蟇 官历 官级 官戏

簿结尾的词语: 黄簿 花名簿 扈簿 户口簿 候簿 号簿 官簿 功劳簿 感风簿 对簿 短主簿 都邑簿 点鬼簿 典簿 登簿 底簿 当簿 丞簿 长须主簿 长髯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