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禄官(jì lù guān)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寄禄官词语解释

寄禄官(寄禄官,寄禄官)

官阶名。

▶宋制,官分阶官和职事官,如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是阶官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职事官名。阶官有名衔而无职事,只作为铨叙、升迁的依据,称为寄禄官。

▶元丰三年改行新官制,又以尚书、侍郎等为职事官,而以旧时所置散官为寄禄官。凡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其职俸以寄禄官高下分行、守、试三等,以禄令为准。如苏轼以工部屯田员外郎知湖州,罢官后又以朝奉郎知惠州,知湖州、惠州为职事,而员外郎、朝奉郎为其寄禄。

▶宋·陆游《尚书王公墓志铭》:“寄禄官,自承事郎积迁至正奉大夫。”

▶元·黄溍《日损斋笔记•辩史》:“宋制,必寄禄官高于所任之职事,乃为行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九》、《宋史•职官志十一》。

寄禄官造句

  • 元丰改制后,原寄禄官恢复职事。
  • 北宋前期一度以“寄禄官”为阶官。
  • 宋代,为文臣寄禄官
  • 宋代文臣寄禄官可分为选人、京朝官两大类。
  • 1.宋代关于寄禄官官衔及其食禄品秩的规定。
  • 寄禄官的关系。
  • 前期,为寄禄官
  • 官名用于表示官位、俸禄高低,故又称寄禄官
  • 北宋初为寄禄官,元丰改制后为正八品职事官。
  • 加上选人的寄禄官阶,文臣的寄禄官阶至此完备。
  • 元丰改制前,起居郎与起居舍人为寄禄官,不治事。
  • 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神宗元丰改制后设为正六品。
  • 当时的将仕郎属文散官,而非元丰改制后之寄禄官
  • 自是寄禄官三丞除二府者,迁员外郎,自直柔始,遂为例。
  • 凡除授职事官,都依寄禄官阶的高低,在寄禄官前加这些字。
  • 宋诸州团练使为武臣之寄禄官?无定员?无职掌?不驻本州。
  • 右补阙是寄禄官,仅代表品秩,位次后行员外郎,高于左右拾遗。
  • 这种新定的京朝官寄禄官阶,自开府仪同三司到承务郎共二十五阶。
  • 其中官名只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叫做正官、寄禄官,简称为官。
  • 宋置诸州防御使,但无职掌、无定员,不驻本州,仅为武臣之寄禄官

寄开头的词语: 寄禄官 寄灵 寄附 寄庄 寄纸 寄足 寄载 寄孕 寄怨 寄养 寄秧 寄恨 寄汲 寄迹山林 寄豭 寄理 寄款 寄观 寄费 寄藏

官结尾的词语: 寄禄官 寄居官 稷官 疾官 羁官 鸡毛官 丌官 机捕官 积官 畿官 火官 诨官 昏官 宦官 厚禄高官 候官 黑虎大灵官 好官 行事官 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