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簿词语解释
底簿底册。
▶明·沈德符《野获编•土司•缅甸盛衰始末》:“成化间蒙给金牌、信符,不戒于火,乞并批文、底簿及勘合给赐。诏如其请。”
底簿造句
- 有皇帝、后妃、皇子、公主看病的脉案、服药用药底簿。
- 时,先由缮书记写,登过底簿后,再由法官于判决书上盖印。
- 梁健忠因势力不敌,始将家存教内经卷、底簿交给李文成掌管。
- 据明朝《土官底簿》等记载,岑瑛于明初出生在一个壮族土官之家。
- 一切在外之,人阁票拟,在内之搭票,皇帝旨意御批,皆由文书房落底簿发。
- 其中清朝残档12卷(1884-1890)光绪九年至十五年,主要是本县部分村庄的地亩鱼鳞册底簿。
- ”又《土官底簿?阿雄关巡检司巡检》:者白(《镇南州志》作“者伯”)罗罗人。
- 本册收《锦衣卫题本档》、《敕稿底簿》、《礼部行文底册》、《凤阳新书》四种档案。
- 计奏讫成化五年伏奉制书,特颁今填勘合并底簿等物,圣恩至重,手足失措,感戴感戴。
- 内阁诰敕房舍人,掌书办文官诰敕,翻译敕书,并外国文书、揭帖,兵部纪功、勘合底簿。
- 《明史?食货志四》:“编置勘合及底簿……转运司亦有底簿,比照勘合相符,则如数给与。
-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升迁?查税契》:“其每年收税底簿及更换牙帖,俱宜查缴,不得存留。
- 张莉莉的问题在于,为谢明峰开具“迁移证”时,没有认真检查核对底簿,就为其办理了迁移手续。
- 本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雍正书赐臣僚“福”字,仍有曹颀列名,见宫中赏用底簿(第四八五七号)。
- 仍先编制二底簿,分立字号,一发各布政司及都司卫所等收粮机构,一发各盐运司及提举司等盐务机关。
- 每引一号,书前后两券,用印钤盖其中,折一为二,以后券给商人,谓之引纸,以前券作底簿,谓之引根。
- 明沉德符《野获编?土司?缅甸盛衰始末》:“成化间蒙给金牌、信符,不戒於火,乞并批文、底簿及勘合给赐。
- 寻授土巡检,传子龙政……”明《土司官底簿》“纳更巡检司”条说:“龙政,车人寨冠带火头,系和泥人……”。
- 制敕房舍人,掌书办制敕、诏书、诰命、册表、宝文、玉牒、讲章、碑额、题奏、揭帖等机密文书,以及各王府敕符底簿。
- 登记递角入铺时刻和件数的簿历分大历和小历,大历是存于各铺的底簿,小历由铺兵随身携带,交接时由下铺批注回铺时刻。
底开头的词语: 底服 底发 底公 底工 底码 底角 底突 底石 底居 底绥 底图 底节 底老 底层 底脚 底下书 底版 底极 底下人 底法
簿结尾的词语: 黄簿 花名簿 扈簿 户口簿 候簿 号簿 官簿 功劳簿 感风簿 对簿 短主簿 都邑簿 点鬼簿 典簿 登簿 底簿 当簿 丞簿 长须主簿 长髯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