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晤(bǎ wù)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把晤词语解释

把晤握手晤面。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后余官白下,而烛亭亦就幕江南,常得把晤。”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歷歷在目。”

把晤网络解释

會面,互相執手晤談。如:「久未把晤,思念良深。」

把晤造句

  • ◇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
  • 把晤,往事历历在目。
  • 先生肝胆照人,侠名素著,与余把晤,相见恨晚。
  • 把晤之后,绝无初识的感觉,即所谓早如多年故人。
  • 之后,我们工作岗位虽有变动,但同在北京,仍能时相把晤
  • 王时于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来扬州,重与石涛把晤,有诗相赠。
  • 当时道途崎岖,陆行三日,换搭小舟,溯闽江至延平,与永泉把晤
  • 在他写给江有诰的信里说:“段君以事入都,始获把晤,商订古音。
  • 与公别十余年,壬子始一把晤(3),匆匆八年,未通音问,至以为歉。
  • 廖公与蒋经国先生相识巳久,“幼时同袍,苏京把晤”,有世交之情,同窗之谊。
  • “先生胸怀开朗,学养深厚,诚中国新一代文化界奇葩,有幸与君把晤,倍觉欣然!
  • 嗣又赴金陵把晤赵声、柏文蔚、张玉衡、张伯纯诸同志,告以国父及黄克强先生之秘密计划。
  • 至宅前有一院,栽植卉木,阳光绚采,秋叶题红,主人蹀躞其间,引为至乐,把晤倾谈,一见如故,且在彼家作客。
  • 可是笔锋一转,折入另一境界,故人何在呢,在那“水村山郭”,故人“归樵阳”,过着隐逸的方外生活,抛撇了世念尘缘,自然也无心再来相会把晤
  • 独鹤适读过姚民哀在上海所编的《小说霸王》所载恨水作品,认为不同凡响,于是一拍即合,独鹤和恨水把晤之余,便订了约,为《新闻报》撰写《啼笑因缘》。
  • 初次把晤,相见恨晚,胡小石出示所作诗歌,陈中凡对其《与友人江头小饮》一首尤为欣赏,诗云:“十年骑马上京华,银烛歌楼人似花;今日江头黄篾舫,满天风雨听琵琶。

把开头的词语: 把与 把如 把拏 把门 把色 把背 把钓 把都 把断 把笏 把猾 把绝 把截 把翫 把腕 把柁 把搔 把麻 把箱 把蟹

晤结尾的词语: 机晤 会晤 过晤 觏晤 逢晤 把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