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卢舍(jū lú shè)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拘卢舍词语解释

拘卢舍(拘卢舍,拘卢舍)

梵语。古印度计程单位。或作“俱卢舍”。意为“一牛吼地”。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穷微之数,分一踰缮那为八拘卢舍。拘卢舍者,谓大牛鸣声所极闻。”

▶《法苑珠林》卷三:“故《毗昙论》四肘为一弓,五百弓为一拘卢舍,八拘卢舍为一由旬。一弓长八尺,五百弓长四百丈,四百丈为一拘卢舍。”

▶《翻译名义集•数量》:“拘卢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鸣声所极闻。或云一鼓声。

▶《俱舍》云二里,《杂宝藏》云五里。”

拘卢舍造句

  • 穷微之数分一逾缮那为八拘卢舍
  • 拘卢舍(kros/a)译曰‘声’或‘鸣唤’。
  • 拘卢舍者,谓大牛鸣声所极,闻称拘卢舍
  • 即距离村落或城市一拘卢舍乃至半拘卢舍处。
  • 为一逾缮那,计一拘卢舍可有八里,即是当其三十二里。
  • 十二指节成一■手,两■手成一肘,四肘成一弓,千弓成一拘卢舍,四拘卢舍成一由旬。
  • :《翻译名义集?数量》:“拘卢舍,此云五百弓,亦云一牛吼地,谓大牛鸣声所极闻。
  • 但也有八拘卢舍为一由旬之说法,根据《注维摩经》六:“僧肇曰:由旬,天竺里数名也。
  • 》卷八的夹注则认为八拘卢舍为一由旬,这显然是注释者因时代和尺度的差异造成的误解。
  • 然而,由于土地有平地或山地等之别,音响所达之距离有异,故一拘卢舍之长度并不一致。
  • ”这跟当今公认的说法相同,一拘卢舍约四公里,四拘卢舍为一由旬,一由旬约为十六公里。
  • 《有部毗奈耶》卷二十四云(大正23?756c)∶‘在阿兰若住处者,去村五百弓,有一拘卢舍名阿兰若处。
  • (3)道行界,比丘游行时,可随所住之处以纵横一拘卢舍为界;于此范围内,则不得有别食、别布萨之情形。
  • 印度又定指节为长度之基本单位,三指节为一指(梵an%gula),二十四指成一肘(梵hasta),四肘为一弓(梵dhanu),五百弓为一拘卢舍(梵kros/a),八拘卢舍成一逾缮那(梵yojana,即由旬)。
  • ?底利耶的《政事论》说,应当“在以前建过或从未建过村庄的地方设置村庄(janapada),“大部分由首陀罗农民构成的村庄(grama),少则一百家,多则五百家,边界相距一拘卢舍,以便于互相防守。
  • 分一拘卢舍为五百弓,分一弓为四肘,分一肘为二十四指,分一指节为七宿麦,乃至虱、虮、隙尘、牛毛、羊毛、兔毫、铜、水,次第七分以至细尘,细尘七分为极细尘;极细尘者不可复析,析即归空,故曰极微也。

拘开头的词语: 拘罢 拘作 拘倦 拘狭 拘栏 拘儜 拘括 拘畏 拘籍 拘拏 拘头 拘阂 拘録 拘防 拘逼 拘闷 拘撮 拘弭 拘滞 拘提

舍结尾的词语: 浑舍 魂不守舍 黄犊舍 圜舍 候舍 黉舍 横舍 号舍 行舍 行藏用舍 寒舍 馆舍 官舍 诂经精舍 狗舍 拘卢舍 公舍 宫舍 给舍 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