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肠痧(jiǎo cháng shā)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搅肠痧词语解释

搅肠痧(搅肠痧,搅肠痧)

中医学病名。即绞肠痧,又称干霍乱。因饮食不节或感受瘴气,秽浊闭塞肠胃所致。

▶《水浒传》第一一九回:“比及起程,不想林沖染患风病瘫了……时迁又感搅肠痧而死。”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霍乱》“挥霍变乱生仓卒”注:“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心腹大痛,名曰干霍乱,又名搅肠痧。”

搅肠痧造句

  • 俗称搅肠痧、斑痧、乌痧胀。
  • ”《医宗己任篇?霍乱》:“有干霍乱者,俗名斑痧,又名搅肠痧
  • 元代医书中多见“搅肠痧”病名,实则是民间百姓对干霍乱的俗称。
  • 比及起程,不想林冲染患风病瘫了,杨雄发背疮而死,时迁又感搅肠痧而死。
  • 【方剂主治】干霍乱,欲吐不得,欲泻不能,变在须臾,名搅肠痧;或遍体紫黑,名乌痧胀。
  • ”《杂病源流犀烛?霍乱源流》:“干霍乱,即俗云搅肠痧,亦由胃气虚,猝中天地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间,上不得吐,下不得泻,以致肠胃绞痛异常,胸腹骤胀,遍体紫黑。

搅开头的词语: 搅肠痧 搅扰 搅动 搅拌 搅和

痧结尾的词语: 搅肠痧 喉痧 刮痧 发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