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明(hūn míng)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昏明词语解释

昏明

 1.    昏暗和明亮;黑夜和白昼。

▶《列子•周穆王》:“昏明之分察,故一昼一夜。”

▶《文选•刘琨<劝进表>》:“昏明迭用,否泰相济。”

▶李善注:“昏明谓昼夜也。”

▶《南齐书•高帝纪上》:“夫昏明相袭,晷景之恒度;春秋递运,时岁之常序。”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贤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虽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则一。”

 2.    愚昧和明智。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圣人以兴,乱人以废,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季末闇主,不知损益,斥远君子,引近小人,忠良疏远,便辟亵狎,乱生近暱,譬之社鼠;考其昏明,所积以然。”

▶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三:“强勉乎政,勿以否泰归之时;忠爱乎君,勿以昏明託诸上。”

昏明网络解释

黑暗與光明。列子.湯問:「將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際,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南齊書.卷一.高帝本紀上:「夫昏明相襲,晷景之恆度;春秋遞運,時歲之常序。」

昏亂與清明。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聖人以興,亂人以廢,廢興、存亡、昏明之術,皆兵之由也。」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齊王芳紀:「考其昏明,所積以然,故聖賢諄諄以為至慮。」

昏明造句

  • 随隐显而动息,候昏明以进退。
  • ”李善注:“昏明谓昼夜也。
  • 可见静躁稍分,昏明顿异也。
  • 斯乃昏明所阶,不可不审。
  • 能齐昏明者,其唯大人乎!
  • 警风雨之辰,节昏明之候。
  • “霜肤花上兮疑无,黄昏明珠于点点。
  • 昏明改易,自古有之,岂独大宋中屯邪?
  • 藐一目,看清浊昏明
  • 天所性者通极于道,气之昏明不足以蔽之。
  • 《劝进表》:“臣闻昏明迭用,否泰相济。
  • 气为寒暑,眼作昏明,身长千里,可谓至灵。
  • 泰山之安,未易可保,昏明隆替,系在圣躬。
  • 《芙蓉赋》:“杂众姿於开卷,阅?貌於昏明
  • 《列子?周穆王》:“昏明之分察,故一昼一夜。
  • 臣闻昏明迭用,否泰相济,天命无改,历数有归。
  • 量人年岁多寡,参之目力昏明,随目置镜,各得其宜。
  • ”《文选?刘琨<劝进表>》:“昏明迭用,否泰相济。
  • 其阴阳之审度,故一寒一暑;昏明之分察,故一昼一夜。
  • 【出处】《宋书?律历志中》:“漏所以节时分,定昏明

昏开头的词语: 昏嫚 昏坎 昏惨惨 昏擦剌 昏主 昏恣 昏妄 昏忳 昏虫 昏蔽 昏猜 昏鄙 昏祲 昏烦 昏戆 昏扰 昏谬 昏老 昏烂 昏人

明结尾的词语: 机明 昏明 昏镜重明 会明 晦明 慧明 黄明 皇明 焕明 互明 鸿明 烘明 恒明 黑白分明 含糊不明 函幽育明 鬼瞰高明 鬼聪明 归明 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