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雠词语解释
校雠(校雠,校雠)
亦作“校仇2”。
1. 一人独校为校,二人对校为雠。谓考订书籍,纠正讹误。
▶汉·刘向《<管子>序》:“所校雠中《管子》书三百八十九篇。”
▶唐·韩愈《送郑十校理序》:“秘书,御府也,天子犹以为外且远,不得朝夕视,始更聚书集贤殿,别置校雠官,曰学士,曰校理。”
▶《宋史•职官志四》:“﹝元祐三年﹞十二月,诏礼部,本省长贰定校雠之课,月终具奏。”
▶清·吴翊《洞庭山馆呈司寇东海公》诗之二:“锦堂恩诏许归休,妙选宾僚佐校雠。”
▶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解故上》:“自隋以降,书府失其守,校雠之事,职诸世儒。”
2. 比试;比较。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潘烂头》:“或谓潘曰:‘汝素以术自衒,今天师至矣,敢与之校雠乎?’”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事物不相校雠,辄昧善恶。”
------------------------------
校雠
补证条目
1.一人独校为校,二人对校为雠。谓考订书籍,纠正讹误。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4.23:“公余,他以潜心校雠自己的藏书为乐。”
校雠网络解释
校對書籍,以正誤謬。漢.劉向.管子書錄:「護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臣言:所校讎中管子書三百八十九篇。」亦作「校勘」。
校雠造句
- 章学诚对郑樵校雠理论的发展
- 本文力图全面查检历代书目题跋,汲取前人今贤的研究成果,校雠考辨现存温庭筠诗集,尝试理清温集的版本源流。
校开头的词语: 校雠 校风 校场 校刀手 校勘学 校友 校验 校书郎 校园 校训 校勘 校尉 校正 校对 校书
雠结尾的词语: 校雠 检雠 嫉贪如雠 疾恶若雠 疾恶如雠 国雠 寡雠 辜雠 公报私雠 攻雠 复雠 恩雠 敌雠 仇雠 重雠 不雠 避雠 比雠 报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