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诗(gé shī)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格诗词语解释

格诗(格诗,格诗)

 1.    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或称半格诗。

▶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建安无偶句,西晋颇有之,日盛月加,至梁·陈谓之格诗,有排偶而无粘。

▶沈·宋又加翦裁,成五言唐律。

▶《长庆集》中尚有半格诗。”

▶清·汪立铭《白香山后集格诗注》:“顾格诗之义虽亡考,而见诸公之文章者可证……由是观之,格者但别于律诗之谓,公前集既分古调乐府、歌行以类各次于讽谕、闲适、感伤之卷,后集不复分类别卷,遂统称之曰格诗耳。时本于十一卷之首,格诗下复繫歌行杂体字,是以格诗另为古诗之一体矣。”

 2.    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

▶《旧五代史•晋书•李怿传》:“时常侍张文宝知贡举,中书奏落进士数人,仍请诏翰林学士院作一诗一赋,下礼部,为举人格样。学士窦梦徵、张砺辈撰格诗格赋各一,送中书,宰相未以为允。”

格诗网络解释

五、七言古體詩。在白居易的長慶集後集中,特別標舉格詩一目。相對於律詩而言。

在科舉中作為標準規格的詩。舊五代史.卷九十二.晉書.李懌傳:「學士竇夢徵、張礪輩撰格詩格賦各一,送中書,宰相未以為允。」

格诗造句

  • 前面的那两句诗就是抑扬格诗
  • 下面的那两句诗就是抑扬格诗
  • 著学陆集、白莲半格诗
  • 格诗,诗体的一种。
  • 1.律诗和格诗的合称。
  • “古调诗”即“格诗”,都是指古体诗。
  • 在作碎锦格诗钟时,碎、散是关键,无痕迹是上乘。
  • 学士窦梦徵、张砺辈撰格诗格赋各一,送中书,宰相未以为允。
  • 静静心灵深处,溢出人格诗风,这是向天笑散文诗的特点之五。
  • 公元1、2世纪间,巴布里乌斯用抑扬格诗体写过一部《伊索寓言》。
  • 【释义】:1.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或称半格诗
  • 唐白居易《长庆集》卷五一?五二?六三有格诗,卷六九为半格诗
  • 本卷收入《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和《孤儿乐子》两部长篇小说。
  • 浓墨重彩的雕刻与泼墨泼彩的传神写意,把人格诗化,诗歌人格化。
  • 。唐白居易《长庆集》卷五一、五二、六三有格诗,卷六九为半格诗
  • 他把维吉尔的作品《埃涅伊德》的第二卷和第四卷改编成抑扬格五步格诗
  • 他们通常以英雄双行体创作诗歌,这是一种经过推敲的五步抑扬格诗行。
  • 前集有“古调诗”九卷,“律诗”八卷,后集有“格诗”四卷,“律诗”十一卷。
  • 盖黄氏饱学,能观其通,能窥其微,故蹊径独辟,固非一般非诗格诗例者所可比矣。
  • 其《在路上》,《金斯伯格诗选》分别获第四届(1999)、第五届(2001)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奖。

格开头的词语: 格榻 格迕 格地地 格喳 格班 格状 格吧格吧 格种 格别 格校 格化 格保 格林尼治 格限 格得 格览 格蚤 格登登 格条 格检

诗结尾的词语: 回文诗 回纹诗 画中有诗 横槊赋诗 和诗 韩诗 诡诗 佹诗 卦名诗 故事诗 古调诗 古体诗 古诗 贡诗 供官诗 红叶题诗 赓诗 格诗 格律诗 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