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禁(huǒ jìn)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火禁词语解释

火禁

 1.    防火的禁令。

▶《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郑玄注:“为季春将出火也。火禁,谓用火之处及备风燥者。”

▶《宋史•职官志七》:“镇砦官,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

 2.    指寒食禁火。

▶唐·储光羲《苏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见赠作》诗:“淹留火禁辰,愉乐絃歌宴。”

▶宋·欧阳修《禁火》诗:“火禁开何晚?春芳半已凋。”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绵上火禁》:“绵上火禁,升平时禁七日,丧乱以来犹三日。”

火禁网络解释

防火災的禁令。周禮.天官.宮正:「春秋以木鐸脩火禁。」

寒食節禁火。唐.儲光羲.蘇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見贈作詩:「淹留火禁辰,愉樂弦歌宴。」

火禁造句

  • 火禁,谓用火之处及备风燥者。
  • 》:“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 负责治安、火禁及疏理?渠街道等事。
  • ”宋欧阳修《禁火》诗:“火禁开何晚?
  • 春秋以木铎修火禁
  • 又湛种楸桐千余本,课户贮水,以严火禁
  • 疏:“谓宫正於宫中特宜慎火,故修火禁
  • 之血虚有火禁用,而其所以然仍未之阐发也。
  • 组建了防火禁牧队伍,加强了动物防疫工作。
  • ?秋官?司?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於国中。
  • 《周礼》“司?氏“有“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 ”顾嗣立云:“《周礼?司?》:‘仲春修火禁于国中。
  • 《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 》,文公为哀悼介子推,曾下令全国,三月五日为火禁日。
  • 宋于诸镇人烟繁盛处置监官,掌巡逻盗窃及火禁,兼收酒税。
  • 原来当时开封的火禁很严,快到半夜的时候,家家要把灯灭掉。
  • 由此西方认为印度是苏联的盟友,并发动了对印度的军火禁运。
  • 庄宗积金帛于军门,募能破梁战舰者,至于吐火禁咒莫不皆有。
  • 早在《周礼?司帽氏》便有“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之制度。
  • 五城察院所领有五城兵马司,掌巡辑盗贼,平治道路,检囚徒火禁

火开头的词语: 火刑 火事 火熟 火采 火碱 火弩 火旆 火蜃 火宿 火兜墙 火证 火狱 火罐 火炭子 火力圈 火烧疮 火山口 火池 火耨 火厝

禁结尾的词语: 火禁 毁禁 鹤禁 苛禁 呵禁 寒禁 海禁 国禁 诡禁 闺禁 关禁 官禁 锢禁 拘禁 宫禁 干禁 符禁 封禁 风禁 防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