炯戒词语解释
炯戒亦作“炯诫”。
明显的鉴戒或警戒。
▶汉·班固《幽通赋》:“既讯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三国志•吴志•贺邵传》:“此当世之明鉴,目前之炯戒也。”
▶《北史•高允传》:“夫史籍,帝王之实录,将来之炯诫。”
▶唐·李白《酬王补阙等赠别》诗:“酬赠非炯诫,永言铭佩绅。”
▶清林则徐《谕洋商责令外商呈缴烟土稿》:“本大臣立即恭请王命,将该商择尤正法一二,抄产入官,以昭炯戒。”
炯戒网络解释
◎炯戒jiǒngjiè
(1)[obvious warning]十分明显的警戒或鉴戒
所以昭炯戒。——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也作“炯诫”
炯戒造句
- 此当世之明鉴,目前之炯戒也。
- 留供千秋之,亦足以昭炯戒矣。
- 陈虞箴以炯戒,得吕望以光膺。
- 凡吾禅宗弟子,宜乘为炯戒勿忽。
- 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
- 既谇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 留供千秋之嗤点,亦足以昭炯戒矣。
- 曰:“吾欲观丧乱之由,以为炯戒耳。
-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 足为黩武者之炯戒。
- 译者曰,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
- 大都磔尸身名两裂,后世臣子,可作炯戒!
- 译者曰:“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
- ……俾辞赋合炯戒讽谕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
- ……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
- 辑秦汉以来医家事迹,编成《医家炯戒》,已佚。
- 皮剥下来之后制成两面鼓,挂在衙门口,以昭炯戒。
- 庸选恶札,述误后生,大声疾呼,以昭炯戒为十卷。
- 毫厘之失,差以千里,此古人之炯戒,而预所大恐也。
- 汉班固《幽通赋》:“既讯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戒结尾的词语: 炯戒 镜戒 浄戒 敬戒 警戒 儆戒 兢戒 近戒 谨戒 禁戒 交戒 教戒 鉴戒 检戒 监戒 家戒 齐戒 极戒 诲戒 后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