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词语解释
甲乙
1. 指春季。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
▶孔颖达疏:“其当孟春、仲春、季春之时,日之生养之功,谓为甲乙。”
▶《管子•四时》:“是故春三月,以甲乙之日发五政。”
▶尹知章注:“甲乙统春之三时也。”
▶《史记•天官书》:“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曰东方木,主春,日甲乙。”
▶唐·武则天《唐明堂乐章•角音》:“扇条风,乘甲乙。”
2. 次第;等级。
▶《关尹子•四符》:“有死立者,有死坐者,有死卧者,有死病者,有死药者,等死,无甲乙之殊。”
▶《后汉书•马融传》:“校队案部,前后有屯,甲乙相伍,戊己为坚。”
▶李贤注:“甲乙谓相次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恰好这回遇了官课,照例当堂缴卷之后,汇送到衙门里,凭官用评定甲乙的。”
3. 评定优劣。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或言高下定于考试官,编排第受成而甲乙之,无预与夺。”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专愚》:“公读书未识字,每附会知文,见制义,辄胡乱甲乙之。”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浣青等五人﹞各呈诗请政,公欣然为甲乙之。”
4. 比并;相属。
▶宋·陆游《跋<中兴间气集>》:“议论凡鄙,与近世《宋百家诗》中小序可相甲乙。”
▶宋·沈作哲《寓简》卷一:“帝乙归妹者,言人君之德与帝者相甲乙,故能正人伦也。”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笔墨研冠天下》:“韩伟升所制,久藏胶力皆不乏精采,与新制敌,可与李氏父子甲乙者。”
5. 犹言数一数二。
▶唐·韩愈《苗氏墓志铭》:“夫人年若干,嫁河南法曹卢府君,讳贻,有文章德行,其族世所谓甲乙者。”
6. 引申为称誉,赞扬。
▶宋·叶适《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君见弟益自力,乡论多甲乙。”
7. 谓一一列举。
▶《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事事甚多,不复甲乙。”
8. 甲科、乙科的并称。
▶唐·萧颖士《江有归舟》诗序:“今兹春连茹甲乙,淑问休阐,为时之冠。”
▶清·方苞《祭张母吴夫人文》:“呜唿!世俗之人,愿望子举甲乙,歷科第,而死不恨者众矣。”
▶清·魏源《<明代食兵二政录>叙》:“无论甲乙一第,未有终身不沾一禄者。”
9. 甲帐、乙帐的并称。
▶汉·张衡《西京赋》:“大驾幸乎平乐,张甲乙而袭翠被。”
▶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诗:“草染文章衣下履,花黏甲乙床前帐。”详“甲乙帐”。
10. 指初更、二更。
▶明·唐寅《唐长民圹志》:“读书夜必踰甲乙,其兴亦未尝至漏尽也。”
11. 代词。犹某某。
▶《宋书•礼志二》:“某曹关太常甲乙启辞。押。”
------------------------------
甲乙
补证条目
1.谓一一列举;详尽。
▶《宋书•范晔传》:“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详观古今着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辨。后赞于理近无所得,唯志可推耳。”
甲乙网络解释
次第、等級。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三回:「恰好這回遇了官課,照例當堂繳卷之後,彙送到衙門裡,憑官評定甲乙的。」
評定優劣。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十三:「各呈詩請政,公欣然為甲乙之。」
甲帳、乙帳的省稱。文選.張衡.西京賦:「大駕幸乎平樂,張甲乙而襲翠被。」
甲乙造句
- 这条铁路在那儿分叉通向甲乙两地。
- 论宋代的甲乙与十方寺制
- 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各执一份
- 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
- 甲乙二人顿感诧异问, “你的远大理想又是什么呢? ”
- 第十五条甲乙双方每年对协议各条款进行一次审核。
- 本合约自甲乙双方签定后,始生效力。
- 东主甲乙:
- 本约定一式两份,甲乙方各执一份,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对本合同的任何修改须经甲乙双方书面同意,否则无效。
- 例如,甲乙双方签订协议,而甲方声称乙方违约。
- 引发剂过氧化甲乙酮液0 . 82份若过氧化环己酮糊1 . 5 - 4份
- 过氧化环已酮h4份(或过氧化甲乙酮m ) 2份
- 本合约壹式参份,由甲乙双方及本校各保存乙份,以资信守。
- 在合同期内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 所有适用于甲乙双方的条款,同样适用于新业主和乙方。
- 可那钱也不是我。那东西存在银行里,存在甲乙丙丁人人的口袋里。
- 在双方合作中,甲乙双方均不得泄露对方商业机密。
- 对本合同的任何修改,只有经甲乙双方签署书面协议后方能生效
- 合同续签,应在本合同终止日前1个月内甲乙双方共同协商。
甲开头的词语: 甲乙 甲子雨 甲士 甲错 甲第连云 甲必丹 甲骨 甲兵 甲夜 甲板 甲日 甲万 甲首 甲壳 甲第 甲床 甲子 甲胄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