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脉词语解释
疾脉(疾脉,疾脉)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指脉搏急速。常见于温病热盛、心气虚弱或劳瘵等症。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下》:“三至为迟,六至为数。四至为缓,七至疾脉。”原注:“一唿一吸,谓之一息……一息四至谓之缓脉,一息七至谓之疾脉。”
疾脉造句
- 如痢疾脉大为病进,脉小为病退。
- 指脉搏至数增多,如数脉、疾脉等。
- 如虚损劳伤者见疾脉,多是危重证候。
- 疾脉可转变为釜沸脉、解索脉(见脉象)。
- 疮毒、痢疾脉微、寒凝腹痛、小便不利等病症。
- 对疟疾脉、因、症、治等多方面内容予以充分论述。
- 数脉与疾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相互转化,疾脉主病较重,数脉主病较轻。
- 主治风寒感冒轻症、痈肿疮毒、痢疾脉微、寒凝腹痛、小便不利等病症。
- 主治风寒感冒轻症,痈肿疮毒,痢疾脉微,寒凝腹痛,小便不利等病症。
- 疾脉:一息七、八至(每分钟120次左右),多属阳气极盛,阴气欲竭,或元气将脱的重证。
- 1998年8月,其论文《再论疾脉七怪脉临床所见》被《世界名医论坛》录用,并被评为优秀论文。
- 广义的数脉,是脉来一息五至以上(脉率100次/分以上)脉的统称,而一般所说的数脉需与疾脉、促脉相鉴别。
- 假令脉结伏者,内无积聚,脉浮结者,外无痼疾;有积聚,脉不结伏,有痼疾脉不浮结,为脉不应病,病不应脉,是为死病也。
- 数脉往来较快,一息超过5至;紧脉左右弹指,脉势较数脉急;滑脉往来流利,脉势尚柔和;疾脉较数脉往来更快,一息多为7~8至。
- 葱食疗作用:葱味辛、性温;能通阳活血、驱虫解毒、发汗解表;主治风寒感冒轻症、痈肿疮毒、痢疾脉微、寒凝腹痛、小便不利等病症。
- 主治风寒感冒轻症、痈肿疮毒、痢疾脉微、寒凝腹痛、小便不利等病症,对感冒、风寒、头痛、阴寒腹痛、虫积内阻、痢疾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疾脉的脉率快于数脉,每分钟在140~180次之间(即一息七至九至),脉律规整,主阳极阴竭(按之有力)、元气将脱(按之无力),提示有心脏器质性病变。
- 中医认为,葱性温,味辛平,入肺、胃二经,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凝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轻症、痈肿疮毒、痢疾脉微、寒凝腹痛、小便不利等。
- 足见历代医家根据临床体会,不断增加,由简而繁,可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在今日看来,脉的名称未免有些重复,例如疾脉不过是比较更快,似可不必另立名称。
- 本书的编辑,是在《濒湖脉学》的基础上,更加详细说明二十七种脉象的脉理(注:《濒湖脉学》并无疾脉),同时加强解说不同相兼脉的主病,使读者可以轻松地明白脉学的精华。
疾开头的词语: 疾脉 疾声厉色 疾恙 疾养 疾痗 疾力 疾雷 疾雷不暇掩耳 疾色 疾如旋踵 疾博 疾便 疾疾 疾固 疾笃 疾恶好善 疾雨暴风 疾雨 疾痛 疾疹
脉结尾的词语: 疾脉 基底动脉 缓脉 滑脉 候脉 洪脉 贺兰山脉 河脉 号脉 行脉 含情脉脉 海底山脉 海岸山脉 国脉 过脉 过经过脉 过筋过脉 贯脉 关脉 关情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