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身莫赎词语解释
百身莫赎(百身莫赎,百身莫赎)
亦作“百身何赎”。
谓一身虽百死亦不能补偿。
▶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躬奉正衾,亲观启足。一见无期,百身何赎?”唐·白居易《祭崔相公文》:“丘园未归,馆舍先捐。百身莫赎,一梦不还。”
▶宋·苏轼《答孔毅夫书》之二:“刘器之乃是铁人,但逝者数子,百身莫赎,奈何?”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三家店词》:“上谷旅店有题壁云:‘一将有余魏武帝,百身莫赎楚怀王。’”
百身莫赎网络解释
追念死者,深表沉痛之詞。見「百身何贖」條。
謂已無挽回的餘地。如:「那惡人犯下滔天大罪,已是百身莫贖了。」
百身莫赎成语解释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赎:抵。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 旷官之罪,职~矣。 ◎明·袁宏道《去吴七牍·乞改稿一》
◎复句式;作主语、分句;用于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悲痛
百身莫赎近义词
百身何赎百身莫赎造句
- 百身莫赎亦作“百身何赎”。
- 深深的愧疚,嗜心的愧疚,百身莫赎的愧疚。
- 亲人萧孤,百身莫赎;佛祖但愿,赐我浮屠。
- 数载情深,一旦归于黄土,余心之痛悔,百身莫赎!
- 美人因未识翁意,惴惴然肌战汗淫,持一鸣哀泣曰:“侬误郎,百身莫赎。
- 毛泽东听到儿子讲述杨开慧壮烈牺牲的经过,含泪写下: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 杨开慧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到江西苏区,毛泽东非常悲痛地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 在钧座勤劳国事之秋,不能追随左右,共苦分忧,深负均座栽培,怠懈之罪,百身莫赎。
- 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 ”清?王士?《池北偶谈?谈艺二?三家店词》:“又上谷旅店,有题壁云:一将有馀魏武帝,百身莫赎楚怀王。
- 从这通电来看,似乎梁士诒确是被诬,可是政治这玩意的可怕也就在此,一跳入火坑,一受到诬指,百身莫赎,百口莫辩。
- 岸英回到延安,见到阔别十八年的父亲,百感交集,他向毛泽东讲述了妈妈牺牲的经过,毛泽东提笔写下了“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 爸爸因“失”之痛,才写下了“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这样沉重的句子,才留下“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的赞语,才谱下《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千古绝唱。
百开头的词语: 百战无前 百骑 百滚 百二子 百尺杵 百体 百役 百盏 百族 百则 百怨 百醆 百谪 百绪 百生 百全计 百世不易 百死一生 百务 百达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