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疑(jīn yí)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矜疑词语解释

矜疑谓罪犯可悯,案情可疑。

▶《明史•李已传》:“朝审时,重囚情可矜疑者,咸得末减。”

▶清·方苞《两朝圣恩恭纪》:“苞伏念狱辞奏当甚严,而圣祖矜疑,免诛殛,又免放流。”

▶清·沈钦圻《生祠》诗:“某公居官日,断狱无矜疑。”

矜疑网络解释

矜疑jīnyí

[case deserves sympathy but crime is suspicious]旧司法术语,意为其情可怜,其罪可疑

秋审入矜疑。——·方苞《狱中杂记》

以矜疑减等。

矜疑造句

  • 详勘,有可矜疑,奏闻裁定。
  • 以员外郎恤刑畿辅,出矜疑三百余人。
  • (83)矜疑:指其情可悯,其事可疑的案件。
  • 每谳狱,稍涉矜疑,即为驳正,多所平反。
  • 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
  •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
  • 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82),经秋审入矜疑(83),即免死。
  • 二十八年,上以雨泽愆期,命偕尚书徐元文虑囚,奏减罪可矜疑者四十五人。
  •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
  • ”伊桑阿乃举可矜疑者十馀人,皆得缓死,上徐曰:“此等所犯皆当死,犹曲求其可生之路,不忍轻毙一人。
  • 5月15日,清廷制定了内外热审之制,其中规定:每年小满后三法司会审,现监人犯笞罪者释放,徒流以下减等发落,重囚可矜疑者奏请定夺。
  • ,始兆麟巡方时建天中书院,以崇德劝学,去中州大猾数十人诸政毕饬,尤尽心狱事,所阅审录册二千一百八十有奇,所列矜疑开释者至二百二十有奇。

矜开头的词语: 矜顾 矜汰 矜忌 矜叹 矜假 矜功伐能 矜眩 矜奬 矜吝 矜絜 矜躁 矜炼 矜诬 矜异 矜满 矜伪 矜急 矜迈 矜厉 矜泰

疑结尾的词语: 稽疑 积疑 或疑 惑疑 回疑 恍疑 惶疑 怀疑 滑疑 哗疑 胡疑 狐疑 好问决疑 骇疑 诡疑 矜疑 怪疑 乖疑 夹疑 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