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诬词语解释
矫诬(矫诬,矫诬)
1. 谓假借名义以行诬罔;虚妄。
▶《书•仲虺之诰》:“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
▶蔡沈集传:“矫,与矫制之矫同;诬,罔……桀知民心不从,矫诈诬罔,託天以其众。”
▶《魏书•崔浩传》:“﹝浩﹞性不好老庄之书……曰:‘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
▶《资治通鉴•宋营阳王景平元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託圣贤以伸其说谓之矫;圣贤无是事,寓言而加诋谓之诬。”
▶唐·李白《日出入行》:“鲁阳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清·唐甄《潜书•非文》:“二十三代之编籍,阏塞其心;序论传志之空言,矫诬其理。”
2. 假托君命,诬陷无辜。
▶《国语•周语上》:“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其刑矫诬,百姓携贰。”
▶韦昭注:“以诈用法曰矫,加诛无罪曰诬。”
▶《淮南子•氾论训》:“篡弒矫诬,非人之性也。”
▶高诱注:“矫,擅作君命;诬,以恶覆人也。”
矫诬网络解释
假託詐欺。書經.仲虺之誥:「夏王有罪,矯誣上天,以布命于下。」唐.李白.日出行:「逆道違天,矯誣實多。」
矫诬造句
- 陛下信其矫诬,何殊指鹿为马!
- 异类抵罔歆,矫诬徒读制。
- 去文曰:“卿不详本末,厚加矫诬。
- 至桓与魏校而横溢旁决,矫诬尤甚。
- 其刑矫诬,百姓携贰。
- ”数其轻躁矫诬之罪,斥知单州,明年复知太原。
- 伏望推天地之恩,回日月之照,察其愚直,不敢矫诬。
- 《国语?周语上》:“其刑矫诬,百姓携贰,明神不蠲。
- 二》:“一呼一吸,因事纳谏,比物假事,不辞矫诬之刑。
- 大罪未戮,又自蔽其过,矫诬上奏,此而不按,何罪不容?
- ’”王?运《<衡阳县志>序》:“贪人矫诬,民卒颠沛。
- 学人如云而书刊如林,以概言当代学术之盛况,似乎并无矫诬之嫌。
- ”、“先天”、“后天”?即所谓“河图”、“洛书”等种种矫诬之说。
- 王守仁辑《朱子晚年定论》,颠倒岁月之先后,以牵就其说,固不免矫诬。
- 其狎侮五常,怠弃三正,矫诬上天,毒流下国,实开辟所未有,书契所未闻。
- 侵欲无厌,规求无度,贯渎鬼神,慢弃刑法,倍奸齐盟,傲很威仪,矫诬先王。
- 所谓斥前代矫诬之行,辟史家诞妄之词,辨核舛讹,折衷同异,其义皆古人所未发。
- ”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一表》:“故得岁年以来,所奏边?,稍稍得实,不至矫诬。
- 台臣乞定丧制,袤奏:“释老之教,矫诬亵渎,非所以严宫禁、崇几筵,宜一切禁止。
- 思繁则巧制盛,虑多则谋贼生,奇物来于寇盗,矫诬长于诳炫,故令损之,归于童蒙。
矫开头的词语: 矫诬 矫形 矫思 矫枉过直 矫士 矫若惊龙 矫尾 矫性 矫行 矫作 矫旨 矫治 矫命 矫翼 矫世励俗 矫激 矫矫 矫情干誉 矫枉 矫世厉俗
诬结尾的词语: 矫诬 简诬 加诬 秽诬 毁诬 华诬 厚诬 矜诬 怪诬 非愚则诬 飞诬 反诬 讹诬 诋诬 丑诬 沈诬 谗诬 不诬 辩诬 谤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