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七(jì qī)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祭七词语解释

祭七旧俗指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祭七次。

▶清·抟沙拙老《闲处光阴》卷上:“杨用脩云:‘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今俗人死,每七日一设祭,谓之祭七。有先一日祭者谓之接七。至四十九日为断七。”

祭七造句

  • 还有于月望祭七星的习俗。
  • ’今俗人死,每七日一设祭,谓之祭七
  • 旧俗指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祭七次。
  • “迎亲”队伍,夹道而立成长龙,祀祭七天。
  • 另有“祭七星坛”、“刘备招亲”等精彩表演。
  • 正月初,日本有祭七福神,参拜七福神的习俗。
  • 周景王四年(前541),即吴王馀祭七年,由吴国设置。
  • 1612年三娘子病逝,明朝亦遣使给予赐祭七坛的隆重祭礼。
  • 有祭十三座的,有祭七座的,有祭五座的,有祭三座的。
  • 一年后,张海生和十三陪着丁香和襁褓中的孩子来拜祭七贝勒。
  • 日本每年正月初有祭七福神的习俗,起源于佛教语“七难即灭,七福即生”。
  • 万历四十年(1612)六月二十六日三娘子病逝,明朝亦遣使给予赐祭七坛的隆重祭礼。
  • 万历四十年(1612)六月二十六日三娘子病卒,明朝亦遣使给予赐祭七坛的隆重祭礼。
  • 相传三国时期,诸葛孔明祭七星灯,为天下祈福,即手执此剑,其为法剑之势已定。
  • 公元1613年4月,64岁的三娘子因病去世,被安葬在美岱召内,明朝曾经遣使给予赐祭七坛的隆重祭礼。
  • ,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过往的传统习俗,于七姐诞当日到纸扎店购买“七姐衣”,于当晚用来拜祭七姐。
  • ”朱自清《<背影>序》:“试以姚鼐的十三类为准,如序跋、书牍……哀祭七类中,都有许多小品文字。
  • 在民间,新年祭索罗杆(神杆)时,都要做血肠(即后来的白肉血肠);昏夜祭七星时的祭品,后来则演化成七星羊肉。
  • 《<背影>序》:“试以姚鼐的十三类为准,如序跋、书牍、赠序、传状、碑志、杂记、哀祭七类中,都有许多小品文字。
  • 只闻一声沉喝,辉煌堕世剑透寒光,逼芒中,挟雪霜之势,凛凛杀向一羽赐命,却闻一声见谅,一羽赐命再祭七圣箭,寥天一羽蓄势待发。

祭开头的词语: 祭七 祭文 祭坛 祭器 祭祖 祭日 祭司 祭星 祭酒 祭奠 祭祀

七结尾的词语: 祭七 过七 逢七 二七 断七 炒炒七七 忏七 不堪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