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举(jiū jǔ)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纠举词语解释

纠举(纠举,纠举)

督察举发。

▶《后汉书•桓帝纪》:“长吏臧满三十万而不纠举者,刺史、二千石以纵避为罪。”

▶《后汉书•皇甫规传》:“今臣还督本土,纠举诸郡,绝交离亲,戮辱旧故,众谤阴害,固其宜也。”

▶《北齐书•窦泰传》:“泰以勋戚居臺,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

▶宋·欧阳修《再论按察官吏状》:“乞朝廷选差按察使,纠举年老、病患、赃污、不材四色之人,以行澄汰。”

▶《清史稿•世祖纪二》:“今后各宜洗濯自新,务尽职事,并许督抚纠举,都察院考覈以闻。”

纠举网络解释

糾正舉發。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一歲且多於斷獄,甚非為人父母之意也,有司其議糾舉之。」文選.任昉.奏彈劉整:「其宗長及地界職司,初無糾舉及諸連逮。」

纠举造句

  • 坚持监督制约与纠举惩处并举。
  • 侍御在当时掌纠举百寮之职。
  • 是日公闻督师令,遂具这密疏纠举
  • 职掌纠举六曹,勾稽失谬。
  • 掌理一邻中互相纠举及收容安置之事。
  • 清纪郎与司直掌弹劾宫僚,纠举职事。
  • 楚每有纠举,无所回避。
  • 还是叫我依法纠举呢?
  • 凡官吏贤否、军民利病,皆得廉问纠举
  • 注引《吴书》:“谦在官清白,无以纠举
  • 泰以勋戚居台,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
  • 《后汉书.章帝纪》:“有司其议纠举之。
  • 纠举百寮及入?承诏,知推、弹、杂事。
  • “监察院”行使同意、弹劾、纠举及审计权。
  • 仍令御史台常切觉察,如有违犯,纠举以闻。
  • 有司其议纠举之。
  • 坐失纠举大长公事,与侍御史李瑜各削一阶。
  • 宜追定八使,纠举非法,更选忠清,平章赏罚。
  • 1.公开奏章纠举内容?让被弹劾的人知道而服罪。
  • 即使是王室宗亲权臣都敢纠举,也可对国王诤谏。

纠开头的词语: 纠举 纠剔 纠绳 纠缪 纠捩 纠蓼 纠绥 纠偏 纠缦缦 纠劾 纠缚 纠弹 纠墨 纠告 纠纠 纠黜 纠纆 纠合 纠错 纠察

举结尾的词语: 纠举 惊人之举 旌举 进举 进士举 揭举 矫举 交举 椒举 荐举 健举 件举 检举 简举 嘉举 讙举 欢举 鹄举 后举 鸿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