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兵之计(huǎn bīng zhī jì)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缓兵之计词语解释

缓兵之计(缓兵之计,缓兵之计)

延缓敌方进攻的计策。比喻暂时拖延,使事态缓和,然后俟机再动的策略。

▶《三国演义》第九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所谓调和只是敌人的缓兵之计。”

------------------------------

缓兵之计

 补证条目

延缓敌方进攻的计策。比喻暂时拖延,使事态缓和,然后俟机再动的策略。

▶《老残游记》第二十回:“许大决意要杀陶三,监生恐闹出事来,原为缓兵之计,告诉他有种药水,名‘千日醉’,容易醉倒人的,并不害性命。”

缓兵之计网络解释

缓兵之计huǎnbīngzhījì

(1)[the strategy of stall of immediate attack by enemy;stratagem to gain a respite]∶使敌方延缓进军的计策

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三国演义》

(2)[stalling tactics]∶后用以比喻拖延时间使局势暂时缓和的策略

黑妮最后才采用了一个缓兵之计,拖到第二天再决定。——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使敵人延緩進攻的計策。三國演義.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比喻暫時設法拖延時間,使事態緩和的方法。老殘遊記.第二十回:「許大決意要殺陶三,監生恐鬧出事來,原為緩兵之計,告訴他有種藥水,名:『千日醉』,容易醉倒人的,並不害性命。」

缓兵之计成语解释

◎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 话大决意要杀陶三,监生恐闹出事来,原为~。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十二回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缓兵之计近义词

权宜之计
金蝉脱壳

缓兵之计反义词

速战速决
兵贵神速

缓兵之计造句

  • 他采用了平日专为应付这种局面的缓兵之计
  • 这只是缓兵之计,我知道,但是兰贝尔特会料到会有反要求函并拒绝。他的下个要求将会变得强硬。甚至是威胁。那就是我要的效果。

缓开头的词语: 缓箭 缓气 缓声歌 缓性 缓步当车 缓步代车 缓动 缓火 缓贫 缓劲 缓骛 缓师 缓音 缓役 缓心 缓土 缓款 缓降 缓耳 缓歌行

计结尾的词语: 火计 伙计 活计 会计 缓兵之计 画计 华氏温度计 户计 后计 衡计 核计 行计 国计 过计 诡计 鬼计 归计 官计 顾计 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