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牙饧(jiāo yá xíng)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胶牙饧词语解释

胶牙饧(胶牙饧,胶牙饧)

用麦芽制成的糖,食之黏齿,故名。旧俗常用作送灶时的供品。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

▶唐·白居易《岁月家宴戏示弟侄等》诗:“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谢学墉﹞《送灶》云:……莫向玉皇言善恶,劝君多食胶牙饧。”

▶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

胶牙饧造句

  • 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
  • 比户以胶牙饧祀之,俗称糖元宝。
  • 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
  • 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
  • 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
  • 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
  • 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
  • 卖乾茄瓠、马牙菜,胶牙饧之类,以备除夜之用。
  • 胶牙饧都没得吃,他实在比灶君还不幸,值得同情。
  • 此日市间及街坊叫买五色米食、花盯、胶牙饧、萁豆,叫声鼐沸。
  • 南朝梁?宋懔《荆楚岁时记》有元旦“进屠苏酒、胶牙饧”的记载。
  • ”是以乐天诗以“婪”作“蓝”云:“三杯蓝尾声酒,一碟胶牙饧
  •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进屠苏酒、胶牙饧
  • 胶牙饧的强硬办法,用在灶君身上我不管它怎样,用之于活人是不大好的。
  •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也写道:“岁盏后推兰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
  • 宋人祭灶使用一种称为「胶牙饧」的灶糖,用意非是使灶神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 这种粘性很大的麦芽糖,在晋代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当时称为“胶牙饧”(音形)。
  • 宋周密《武林旧事?岁晚节物》:“如饮屠苏、百事吉、胶牙饧、烧术、卖懵等事,率多东都之遗风焉。
  • 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正月初一,“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
  •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除夕夜,“祀先之礼,则或昏或晓,各有不同,如饮屠苏、百事吉、胶牙饧、烧术、卖懵等事,率多东都之遗风焉”。

胶开头的词语: 胶牙饧 胶囊 胶执 胶漆契 胶水 胶瑟 胶片 胶言 胶结 胶胶扰扰 胶鬲之困 胶东大鼓 胶胶角角 胶舟 胶致 胶盭 胶印 胶泥 胶青 胶带

饧结尾的词语: 胶牙饧 花饧 琥珀饧 膏饧 蜂饧 戴帽饧 春饧 稠饧 白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