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词语解释
节度使(节度使,节度使)
官名。
▶唐初沿北周及隋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总揽数州军事。
▶唐·睿宗·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自此始有节度使之号。其初,仅于边地有之,安·史之乱后遍设于国内。一节度使统管一道或数州,总揽军、民、财政。
▶宋以节度使为虚衔,辽·金沿置,元废。
▶唐·韩愈《河南府同官记》:“其后由膳部郎中为荆南节度行军司马,遂为节度使。”
▶《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绍兴年间,行在有个关西延安府人。本身是三镇节度使。”亦省称“节度”。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宣和中复幽州,乃建为永清军节度,以命郭药师。”
▶清·袁枚《随园随笔•唐制节度观察二使不并置》:“唐制节度、观察二使不并置,故节度常兼观察处置等使。
▶崔珙为凤翔·陇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节度使网络解释
◎节度使jiédùshǐ
[governor of one or more provinces in charge of both civil and military affairs during Tang Dynasty]古代集地方军政大权的官职。唐初在边境设置。后遍设于内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至北宋初解除了节度使的兵权。成为一种荣衔
職官名。唐代所設,掌管一道或數州的軍民要政,當時事權甚重。宋以為虛銜,元廢。簡稱為「節度」、「節使」。
节度使造句
- 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节度使多妻制研究
- 唐朝开元天宝时期节度使权力状况析论
- 摘要中唐诗人戎昱从大历初年回到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幕府中任职,到大历四年前后在澧州刺史府中作幕僚。
- 摘要明清督抚制度当承袭周秦以来的近官以京秩出监地方的监察制度,它与汉代刺史制度、使者巡行制度、唐代节度使制度等都有着历史上的渊源。
- “我的意见是,这些边关大将,这些节度使。要知道卡瓦尔康蒂曾统领过大军,坐镇过几个省。他们的百万家财都藏在秘密角落里,只把这种秘密传给他的长子,长子再同样的一代代传下去,证据就是他们都干黄枯瘪,象共和国的金币一样,真是愈看愈象。 ”
节开头的词语: 节度使 节度 节旄 节余 节气 节衣缩食 节省 节操 节目主持人 节日 节哀顺变 节奏 节哀 节制 节约
使结尾的词语: 节度使 接伴使 郊使 降使 讲使 假使 藉使 即使 羁使 激使 箕箒之使 箕帚之使 回图使 皇使 皇华使 花鸟使 华使 护军使 鹤使 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