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目时艰词语解释
蒿目时艰(蒿目时艰,蒿目时艰)
蒿目,极目远望;时艰,艰难的时局。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语本《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清·冯桂芬《<梵隐堂诗存>序》:“洎为和尚,袖手局外,蒿目时艰,一腔抑塞幽愤之气,无所发纾,不觉见之于诗。”
▶《孽海花》第三十回:“﹝顾肇廷﹞是雯青的至交,先本是臺湾的臬臺,因蒿目时艰,急流勇退,威毅伯笃念故旧,派了这个清闲的差使。”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盖有慨乎大局,蒿目时艰,而不敢以巖穴自居也。”
蒿目时艰网络解释
憂慮世局、時事而內心難安。孽海花.第三十回:「先本是臺灣的臬臺,因蒿目時艱,急流勇退。」
蒿目时艰成语解释
◎蒿目:极目远望;时艰:艰难的局势。指对时事忧虑不安。
◎《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 先本是台湾的臬台,因~,急流勇退,威毅伯笃念故旧,派了这个清闲的差使。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
◎动宾式;作谓语;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
蒿目时艰造句
- 本官蒿目时艰者,于当道前一白之。
- 学者蒿目时艰,亟谋良策。
- 蒿目时艰,杞忧曷极?
- (2).犹言蒿目时艰。
- ”参见“蒿目时艰”。
- 宗仰在上海,蒿目时艰,慨然有献身济世之志。
- 及指陈得失,蒿目时艰,真有坐而言可起而行者。
- 国事蜩螗,蒿目时艰,毅然北上求学,就读于闻名全国之北平朝阳大学法学院。
- 丛培?蒿目时艰,常投袂而起曰:“大丈夫不能拨乱反正,为国民造幸福,是世间之蠹也。
- 在强敌压境,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他蒿目时艰,忧国愦世,自歉“枉有疮痍泪,愧非杀伐才”。
- 淳熙八年(1181)末,任江南西路安抚使的他被罢官不得不闲居带湖(在今江西上饶)十年之久,虽蒿目时艰,但又一筹莫展。
- 此诗是诗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在深沉的别情中流露出蒿目时艰、忧心国难的浩茫心事。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二回:“谡如蒿目时艰,空自拊髀,兼之宝山僻在海隅,文报不通,迢递并云,鱼沉雁渺,十分懊恼。
- 光霖一生,正当帝国主义大肆宰割中国之时,蒿目时艰,深感“开启民智”的重要,竭力主张同“西人争学”,提倡普及教育以救国。
- 著有《文嘻堂诗集》,是集大都蒿目时艰,语多感慨,七言律诗中如《秋怀》、《春愁》诸篇,纪明末朝政纷纭乱亡之象,亦可见其大概。
- 虞允文蒿目时艰,毅然负起守卫重任,刚部署完水陆军队,完颜亮“大呼,操小红旗序数百艘绝江而来,瞬间,抵南岸者艘,直薄宋军”。
- 翁同和忠君爱国,蒿目时艰,苦心焦虑,力图改革,拒降主战,变法维新,反映了仁人志士们为了拯救国家危亡而在荆棘遍布的道路上,艰难探索,奋斗行进。
- 冰清蒿目时艰,深受感动,遂与从河南“扶汉讨袁”农民起义首领白朗处辗转来稷之王天度、寄居稷山之顺天府人王梅卿相结合,逐步形成领导核心,联络本县志士,秘密酝酿反袁起义。
- 先生幼承庭训,胸襟弘远,1932年毕业于福建学院附属中学高中部,时值“9?18事变”爆发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步伐,何宜武先生蒿目时艰,毅然北上求学于当时闻名全国的北平朝阳大学法学院,1936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后到福建省政府民政厅任职,先后任国家总动员委员会物资处科长、重庆市政府财政局主任秘书,随即转调台湾行政长官公署财政处、上海市政府财政局任职。
蒿开头的词语: 蒿然 蒿荒 蒿宫 蒿箭 蒿径 蒿莽 蒿丘 蒿薤 蒿棘 蒿子 蒿焄 蒿室 蒿猪 蒿蓬 蒿露 蒿蒸 蒿藜 蒿里 蒿庐 蒿子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