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兜(guān yīn dōu)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观音兜词语解释

观音兜(观音兜,观音兜)

旧时妇女用的一种风帽。因帽子后沿披至颈后肩际,类似佛像中观音菩萨所戴的帽子式样,故称。

▶《红楼梦》第四九回:“﹝宝玉﹞见探春正从秋爽斋出来,围着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带着观音兜。”

▶《花月痕》第四八回:“采秋内衣软甲,外戴顶观音兜,穿件竹叶对襟道袍,手执如意。”

观音兜网络解释

舊日女子所用的暖帽,質軟,形似佛像中觀音所戴頭巾的風帽,披至頸後肩際。紅樓夢.第四十九回:「見探春正從秋爽齋出來,圍著大紅猩猩毡斗篷,戴著觀音兜。」

观音兜造句

  • 五瓣短圆,观音兜捧,大铺舌。
  • 位于汾湖东南侧的观音兜(墩)。
  • 观音兜式的山墙也已不再使用。
  • 封火墙做马头形式或观音兜压顶。
  • 观音兜一个,蒙头并护肩。
  • 硬山屋顶,观音兜山墙。
  • 明间为抬梁式,次间为穿斗式,山墙作观音兜
  • 捧瓣紧罩花蕊,形如观音兜,使整朵花蕊藏而不露。
  • 观音兜捧心,捧瓣前半部全白,大铺舌而舌端微尖。
  • 二进统面阔11.3米,统进深9.2米,重檐造,山墙作观音兜
  • 山墙作观音兜,两侧延伸为波浪形坡,墙中央塑“佛”字。
  • 现存各民国建筑上巴洛克式观音兜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 长,那高底鞋自然着不得;减之一分则太短,那观音兜自然带不得。
  • 其中巴洛克式观音兜的建造,成为宁波古建筑中西合璧的代表之一。
  • 特征:外三瓣圆头,长脚收根,微有紧边,观音兜,硬舌,瓣肉稍薄。
  • 特征:外三瓣圆头放角,细脚收根,肩平,深软观音兜捧,分窠,大圆舌。
  • 《兰蕙小史》:“大荷花,紧边,观音兜分窠捧,大铺舌,细长干,平肩。
  • 特征:三瓣似“关顶”,分窠深软观音兜捧,大圆刘海舌、花飞肩,色翠绿。
  • 特征:三瓣长阔、质糯、紧边、肉厚,软观音兜捧心,大圆舌,肩平,色深绿。
  • 时期所建,门台砖砌,单间悬山顶;前厅面阔九间,屋面硬山式,两端用观音兜山墙。

观开头的词语: 观往知来 观采 观民 观客 观法 观战 观眉说眼 观者如市 观翫 观机而作 观时 观玩 观机而动 观俗 观风察俗 观井 观寺 观音衲 观众席 观示

兜结尾的词语: 讙兜 驩兜 观音兜 共兜 櫜兜 肚兜 兜兜 提兜 背兜 抱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