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忌医词语解释
讳疾忌医(讳疾忌医,讳疾忌医)
1. 隐瞒疾病,不愿医治。
▶清·钱谦益《第五问》:“夫庸医之诊病也,一言而中,则病者改容而听之,何也?以为庸医不足信,而讳疾忌医者,其病必不可为也。”
2. 比喻掩饰缺点错误,害怕批评,不愿改正。
▶元·胡助《月食遇雨》诗:“市人闻此言,开口笑咍咍,或疑上天公,讳疾忌医深閟埋。”
▶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中》:“西报谓:‘中国固守成法,科目政治决难更改。纵深知积弊,择泰西之善者行之,然讳疾忌医,不肯实心实力。’”巴金《探索与回忆•再谈探索》:“我说未治好的伤痕比所谓伤痕文学更厉害,更可怕,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不能讳疾忌医。”
------------------------------
讳疾忌医
补证条目
隐瞒疾病,不愿医治。
▶宋朱熹《与田侍郎书》:“此须究其根原,深加保养,不可归咎求节,讳疾忌医也。”
讳疾忌医网络解释
◎讳疾忌医huìjíjìyī
[hide one's sickness for fear of treatment;conceal one's fault for fear of criticism]讳忌:隐瞒过失。指自己有过失,却不喜欢接受别人的规劝
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宋·周敦颐《周子通书》
名醫扁鵲三見蔡桓公,皆看出桓公有病,且一次比一次嚴重,但桓公卻不承認,也不肯就醫,終至喪生。見韓非子.喻老。後比喻掩飾過失而不願聽人規勸。如:「有缺點就要改進,切莫諱疾忌醫。」
讳疾忌医成语解释
◎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 患着浮肿,而~,但愿别人糊涂,误认他为肥胖。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
◎连动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比喻不认错
讳疾忌医近义词
文过饰非讳疾忌医反义词
激浊扬清讳疾忌医造句
- 不要讳疾忌医。
- 切莫讳疾忌医。
- 李教授及梁教授强调,哮喘是一种可以医治的病,父母和孩子应抱正面态度面对此病,切勿讳疾忌医。
- 倘若大便习惯突然改变,甚或便中有血或黏液,均应尽早求诊,切勿讳疾忌医,因为这些可能是肠癌的徵兆。
- 作者认为国内中资银行是缺乏效率的,为避免银行命脉被外资控制,国内中资银行不能讳疾忌医,而要以有容乃大、自省的态度积极寻求市场经济下的解决之道,最可取的莫过于解剖一只麻雀。
讳开头的词语: 讳屈 讳恶 讳过 讳亡 讳兵畏刑 讳辟 讳匿 讳免 讳讦 讳问 讳穷 讳犬 讳树数马 讳生 讳门 讳老 讳蔽 讳日 讳死 讳恶不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