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劝词语解释
讽劝(讽劝,讽劝)
讽喻劝勉。
▶《后汉书•班固传上》:“固感前世相如、寿王、东方之徒,造构文辞,终以讽劝,乃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唿梦么》:“其家人忧之,请以陆生事演成《梦唿么》十有六折,以资讽劝。”
▶朱自清《国文教学•论朗读》:“作者在清华大学一个集会里也试过浑家先生的《奉劝大爷》(二十五年二月三日《立报》),那是讽劝胡汉民先生的。”
讽劝造句
- 这对太守向宗回也有讽劝作用。
- “遣词亦宜雅俗,寓意均关讽劝。
- 性直耿,曾上书讽劝,遭谪。
- 她找来袁三小姐,讽劝主人。
- 最后四句是诗的第三层,讽劝张仆射。
- 以之讽喻当世,希望收到赋辞讽劝的效果。
- 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
- 而用“靴纹绉面”之事,于祝辞里却有讽劝。
- 但由于安思顺讽劝部下“割耳?面”苦苦相留。
- 班婕妤不仅拒绝上车,还用古代的例子讽劝成帝。
- 作者写作此诗,意在讽劝朝廷用心戌边,以保国安。
- 噫,樵歌牧唱有时上献刍荛,鬼董孤谐无语不关讽劝。
- 文章不作一味的奉迎,在歌功颂德的同时,也意存讽劝。
- 末章“不知德行”从反面伸足此义,就其品性来讽劝君子。
- 孔子游宦楚国时,接舆唱着讽劝孔子归隐的歌从其车边走过。
- 当时大将军曹爽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
- 文章借旧去新来,讽劝徐世昌、段祺瑞不要恋栈,该下台了。
- 他多次讽劝唐太宗要勤于政事,并以古帝王为政得失,论证利弊。
- 呈献汉成帝作为讽劝,力斥孽嬖为乱亡之征兆,以盼望朝廷有所警悟。
- 长沮、桀溺的批评;领会楚狂接舆的讽劝,他只有会心的叹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讽开头的词语: 讽意 讽胁 讽说 讽怨 讽寤 讽厉 讽习 讽切 讽令 讽讬 讽念 讽动 讽议 讽勉 讽辞 讽术 讽采 讽席 讽世 讽述
劝结尾的词语: 哄劝 规劝 鼓劝 革劝 感劝 奉劝 讽劝 风劝 敦劝 督劝 董劝 怵劝 酬劝 惩劝 扯劝 参劝 表劝 逼劝 襃劝 安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