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谕(jiè yù)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诫谕词语解释

LINKthis=诫谕

------------------------------

诫谕 1.    告诫晓喩。

▶《元典章·户部九·立社》:“凡有司禁治事理,社长每季须诫谕,使民知畏,毋陷刑宪。”

▶淸林则徐《批英国领事义律派参逊赴洋示令全缴鸦片禀》:“该领事须知本大臣推诚诫谕,迅速懔遵,不得反覆无常,自取咎戾。”

 2.    指告诫与晓谕之类的文告。

▶《宋史•选举志二》:“如诏诰、章表、箴铭、赋颂、赦敕、檄书、露布、诫谕、其文皆朝廷官守日用不可阙,且无以兼收文学博异之士。”

诫谕造句

  • 壬子,诫谕平章英王守纯崇饮。
  • 贤累请禁止,帝召达诫谕之。
  • 颁布《稽制录》诫谕功臣。
  • 圣人或帝王的诫谕
  • 但是这些人“违背了汗的诫谕,就在打粮场住宿。
  • 八年,世祖亲政,特敕诫谕,并命都察院察访举劾。
  • 四、如发现有耶稣教蔓延之处,汝二人应即前往诫谕
  • 之得罪也,太祖宥之,因诫谕公、侯,谓多粗暴无礼,自取败亡。
  • 马乐醒来后百思不得其解,但他知道诗意诫谕之意甚明,于是心存疑窦赴京赶考。
  • 初从上伐明,命助守永平,以博为礼部参政李伯龙及游击佟整所劾,上为诫谕,宥之。
  • 广洋慑于当时政治气候,依然不敢有所建树,只是饮酒吟诗、浮沉守位而已,帝数诫谕之。
  • 日纲立下诫谕,痛责石凤魁、黄再兴失机,命带部队驻扎田家镇候调度,一面禀奏杨秀清。
  • 宋王朝建立后,他总结后蜀不战而败的历史教训,取后蜀主孟昶《戒谕辞》中四句,令全国各级官员作为诫谕
  • 当时的大诏,大多出于王?手笔,如《封诸王诏》、《开科举诏》、《免租税诏》、《招渝扩廓帖木儿诏》、《诫谕中外百僚诏》等等。
  • ”借用夏天盛开的荷花作象征,冷峻诫谕人们:别看夏天的芙蓉开得红火,秋风一起,很快就会荷盖枯尽,菡萏香消,一切美景都不可能永远存在啊!
  • 在代表作《豪玛冒尔》(《天帝之歌》)中,有的段落体现农民追求小康生活的愿望;有的表达氏族领袖的理想;有的反映氏族的集体观念;另外一些是具有警告或诫谕性质的诗。
  • 三分之一;多次诫谕有司,罢不急之役;弛行宫、围场地禁,许民耕捕樵采;定屯田户自种及租佃法;又重申旧制,要求猛安谋克户田按比例栽种桑果,毁树木和出卖土地要给予惩罚。
  • 诗中提出的诫谕包括了北欧地区海盗时代的格言、谚语、口头禅等,然而这些对待成功、幸福、金钱财富等所阐明的观点,似乎同挥剑斩杀掠劫他人的海盗形象是大相径庭的,甚至同海盗生活并不会一致,诗篇中鼓励追求知识崇尚智慧,而不是吹嘘兵器的锋利和杀人的武艺,这在当时社会里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至于海盗们是否会奉为圭臬,那又当别论了。

诫开头的词语: 诫谕 诫语 诫训 诫誓 诫警 诫社 诫命 诫严 诫勒 诫勉

谕结尾的词语: 诫谕 戒谕 解谕 教谕 奬谕 谏谕 见谕 嘉谕 寄谕 诲谕 呴谕 红谕 诰谕 告谕 抚谕 讽谕 风谕 敦谕 调谕 电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