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羹词语解释
调羹(调羹,调羹)
1. 《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后因以“调羹”喻治理国家政事。
▶宋·赵善括《醉蓬莱•魏相国生日》词:“补衮工夫,调羹手段,如今重试。”
▶明·杨柔胜《玉环记•延赏庆寿》:“老爷寿诞,小玉绣得一枝梅在此间,愿老爷为国调羹。”
2. 指宰相。
▶清·昭槤《啸亭杂录•本朝状元宰相》:“今七卿中,有潘芝轩·世恩、胡希庐·长龄、茹总宪·芬、王司空·以衔、姚阁学·文田凡五人,皆有调羹之望焉。”
3. 调和羹汤。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帝赐食,亲为调羹。”后多用作皇帝赏识臣下之典。
▶明·屠隆《綵毫记•湘娥思忆》:“文章献赤墀,甘泉紫芝。凌云辞赋世称奇,至尊叹息幸同时也。降辇调羹,臣子荣遭际。”
▶清·郑燮《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书》:“惟太白长流夜郎。然其走马上金銮,御手调羹,贵妃侍砚,与崔宗之着宫锦袍游遨江上,望之如神仙。”
4. 泛指烹调。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一旦命皇族之同行者食,御手亲将调羹,唿左右俾出市茴香。”
▶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三四:“两两鸳鸯挟凤雏,调羹食性各谙姑。”
5. 喻指夫妇和谐的日常生活。
▶《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游仙阁内占离合,拜月亭前问死生;此去愿君心自省,同来与妾共调羹。”
6. 汤匙,舀汤的小勺。
▶清·吴桭臣《宁古塔纪略》:“大小人家做黄齑汤,每饭用调羹,不用箸。调羹曰差非,又曰匙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小鸦头来禀命开饭,苟太太点点头;一会儿先端出杯、筷、调羹、小碟之类。”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八:“他一口气讲了这么多,感到有点累了,低下头去,用调羹舀了几勺乳油鸡蓉汤喝。”
调羹网络解释
◎调羹tiáogēng
(1)[spoon]∶用于搅拌或进食的小勺子
(2)[season soup]∶搅拌羹汤使均匀或美味
湯匙。亦稱為「羹匙」。
调羹造句
- 他伸手到罐头里舀出一小调羹白粉。
- 还有一把调羹不见了,而且还不只是这个。
- 我听到调羹在玻璃杯中叮当作响。
- 你需要用一把调羹来搅均混合液。
- 跟恶魔喝汤调羹要长,对坏人必须提防。
- 珍是嘴里叼着银调羹出生的。
- 抹上黄油的面包四片,白糖,调羹,她的奶油。
- 来,这个大调羹也给你
- 他意思说他要一个调羹嘛!
- 用杯子喂她东西吃,调羹在嘴边儿蹭来蹭去。
- 我再给你一调羹青豆虾仁好吗?
- 如果你乐意,我就来一小调羹吧。
- 你把。 。 。放在你的咖啡里面调羹,你的手,脸
- 你想再来一调羹吗?
- 这个调羹怎么样?
- 正在用调羹搅拌着砂糖的她,停下手来。
- 给你,给你.用调羹吧
- 他越是大声谈他的名誉,我们越发赶快数数我们的调羹。
- 调羹在哪儿? ”
- 又用精金作桌子上的器皿,就是盘子,调羹,并奠酒的瓶和爵。
调开头的词语: 调粉 调贩 调贴 调钟 调身 调运翁 调温 调饍 调眼色 调平 调法 调阴阳 调队子 调妆 调齐 调蹇 调维 调密 调符 调省
羹结尾的词语: 瓠羹 瓠叶羹 鹄羹 和羹 谷董羹 骨董羹 脯羹 分羹 分我杯羹 沸羹 饭羹 翻羹 豆羹 东坡羹 调羹 蛋羹 石髓羹 箪食豆羹 大羹 赐床调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