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俚词语解释
鄙俚
1. 粗野;庸俗。
▶晋·左思《魏都赋》:“非鄙俚之言所能具。”
▶唐·孟棨《<本事诗>序》:“拙俗鄙俚,亦有不取。”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然其词鄙俚,殆可笑噱。”
▶鲁迅《热风•随感录十七》:“高雅的人说:‘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哂之者也。’”
2. 指粗俗的人。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太祖遂为魏公矣”南朝·宋·裴松之注:“凡诸云云,皆出自鄙俚。”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鄙俚重之,以为异馔也。”
▶《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刘岳》:“而其事出鄙俚,皆当时家人女子传习所见。”
鄙俚网络解释
質樸、粗俗。文選.左思.魏都賦:「非疏糲之士所能精,非鄙俚之言所能具。」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夫文辭鄙俚,莫過於諺。」近鄙俗、庸俗
鄙俚近义词
卑鄙鄙俗
平凡
粗俗
俗气
庸俗
鄙俚反义词
高雅鄙俚造句
- 』此语虽鄙俚,亦余之乐闻耳!
- 凯歌词甚多,皆市井鄙俚之语。
- 鄙俚:粗俗;浅陋:见闻不多。
- 故曰谕俗,文义颇涉于鄙俚。
- 词格之卑,正不徒杂以鄙俚已也。
- 6、又如:鄙俚(乡土的、朴实的。
- ”皆鄙俚不文,有乖雅调。
- 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
- 夫闾阎鄙俚之人之虑于事者,亦已深矣!
- 句虽鄙俚,然公见之,一目自能了然"。
- 非疏粝之士所能精,非鄙俚之言所能具。
- 性好作诗,词语鄙俚。
- 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
- ?槐西杂志二》:“然其词鄙俚,殆可笑噱。
- ……首状虽甚为鄙俚之言,然不可更一字也。
- 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 其次,教体操者多无学识,语言鄙俚,闻者塞耳。
- 而后世闾阎鄙俚之人则讳之,讳则不胜其欺与伪也。
- 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 濂亦下山麓,入鲧庙,见所题神号鄙俚,弃而不睨。
鄙开头的词语: 鄙食 鄙诞 鄙滥 鄙慢 鄙流 鄙恡 鄙嫚 鄙讷 鄙靡 鄙悍 鄙訿 鄙旨 鄙直 鄙媟 鄙土 鄙騃 鄙躁 鄙迂 鄙异 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