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丝竹(jīn shí sī zhú)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金石丝竹词语解释

金石丝竹(金石丝竹,金石丝竹)

指钟、磬、琴瑟、箫管四类乐器。亦泛称各种乐器。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汉·刘向《说苑•敬慎》:“弔死问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外金石丝竹之声,远妇女之色。”

▶晋·王嘉《拾遗记•洞庭山》:“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

▶唐·李朝威《柳毅传》:“复有金石丝竹,罗绮珠翠,舞千女于其左。”

------------------------------

金石丝竹

 补证条目

指钟、磬、琴瑟、箫管四类乐器。亦泛称各种乐器。

▶郭沫若《读随园诗话札记》:“女诗人金纤纤称袁枚诗如金石丝竹,故人喜读之;蒋士铨诗如匏土革木,故读者寥寥。”

金石丝竹网络解释

金石,鐘磬等樂器;絲竹,琴簫等樂器。金石絲竹泛指各種樂器,或指各種音樂。禮記.樂記:「德者性之端,樂者得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金石絲竹之聲不絕於耳,帷帳之私俳優侏儒之笑不乏於前。」

金石丝竹成语解释

◎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庄子·骈母》:“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

◎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作壁上观之鸣。~,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联合式;作宾语;泛指各种乐器

金石丝竹造句

  • 金石丝竹金:指金属制的乐器。
  • (14)金石丝竹:泛指各种乐器。
  • 经过,皆闻有金石丝竹之响。
  • 金石丝竹之恒韵,匏土革木之常调。
  •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 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
  •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 登其堂者,如入孔室而闻金石丝竹之声。
  • 金石丝竹,乐声“跳珠撼玉”般令人陶醉。
  • 《拾遗记?洞庭山》:“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於山顶。
  •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 荀试以较己所治钟鼓金石丝竹,皆觉短一黍,於是服阮神识。
  •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其物非一处能备,故杂用四方之物以成器。
  • 古有所谓“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金谓钟,石谓磐。
  • 多于聪者,乱五声(14),淫六律(15),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16)?
  • ?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 德,是人性的根本;乐,是德行的表现;金石丝竹,是表现音乐的器具。
  • 金石丝竹之声不绝於耳,帷帐之私俳优侏儒之笑不乏於前,而天下无宿忧。
  • 《礼记》还从创作主体概括了这“混生艺术”的特征:“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金开头的词语: 金石丝竹 金石乐 金童 金微 金锡 金相玉振 金轩 金镶玉裹 金星 金琼 金鉴 金鲫 金埒 金兰谱 金科玉篆 金魁星 金门客 金马碧鸡 金城千里 金城

竹结尾的词语: 金石丝竹 筋竹 竻竹 嶰竹 交竹 楗竹 箭竹 棘竹 击竹 积竹 黄竹 篁竹 皇竹 楛竹 虎竹 囫囵竹 戏竹 横竹 黑竹 鹤膝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