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山藏经纸(jīn sù shān zàng jīng zhǐ)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作者:通通学

金粟山藏经纸词语解释

金粟山藏经纸(金粟山藏经纸,金粟山藏经纸)

纸名。

▶《金粟笺说》引潘泽民《金粟寺记》:“寺先有宋藏数千轴,皆硬黄复茧,后人剥取为装贉用,零落不存,世所传金粟山藏经纸是也。或云唐藏矣。”

金粟山藏经纸造句

  • 每幅纸心皆钤有朱色「金粟山藏经纸」小长方印。
  • 蓝地洒金绸书衣,仿金粟山藏经纸书签,上题墨笔正楷书名。
  • 其字卷卷相同,殆类一手所书,其纸幅幅有小红印曰‘金粟山藏经纸’。
  • 【简介】每纸长60厘米,幅幅纸心钤盖:“金粟山藏经纸”小红文长方印,并绘朱丝栏行界。
  • 此图中央钤一印、印文为“金粟山藏经纸”,另有“梅景书屋秘笈”印,证明此图曾经吴湖帆先生收藏。
  • 寺中有金粟山藏经纸,此纸大约造於宋代治平年(公元1064-1067年)或更早,乃用桑皮、楮皮加工而成,专供寺院写经之用。
  • 故宫博物院所藏王宠草书《李白古风诗》,纵26.8厘米,横771厘米,纸张系金粟山藏经纸,为人间罕物,更增加了作品价值。
  • 《金粟笺说》引潘泽民《金粟寺记》:“寺先有宋藏数千轴,皆硬黄复茧,后人剥取为装?用,零落不存,世所传金粟山藏经纸是也。
  • 这件书法是王宠三十五岁的作品,写在质地坚硬的金粟山藏经纸上,更能将王宠起伏顿按、急遽有力的笔法特色表现出来,是他传世的一件精品。
  • 清张燕昌《金粟笺说》:“吴槎客赠余藏经套合纸,四层为之,纸色与金粟笺同,面题‘《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八’凡十字,是墨印……又有金粟山藏经纸印。
  • 由于这个时期经济发展较好,政治局面稳定,再加上乾隆皇帝雅好翰墨,对纸绢质量要求很高,曾亲自选样命内府造办处定制各色纸笺,倡导仿制古纸名品,如仿唐代“澄心堂纸”、宋代“金粟山藏经纸”、元代“明仁殿”纸等,都是一时著名的品种。

金开头的词语: 金粟山藏经纸 金相玉质 金人 金鳌 金刚怒目 金刚石 金光灿烂 金谷酒数 金鎞 金步摇 金德 金辉玉洁 金石言 金水 金声玉色 金声玉润 金甲 金璞 金朱 金瑜

纸结尾的词语: 金粟山藏经纸 借纸 界纸 嚼墨喷纸 谏纸 蠒纸 茧纸 剪纸 简纸 笺纸 寄纸 火纸 挥毫落纸 黄昏纸 黄表纸 黄纸 黄裱纸 画心纸 化纸 鸿乙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