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词语解释
鸿胪(鸿胪,鸿胪)
1. 官署名。
▶《周礼》官名有大行人之职,秦及汉初称典客,景帝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改称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
▶东汉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
▶北齐始置鸿胪寺,唐一度改为司宾寺,南宋、金、元废,明复之,清沿置。主官或称卿,或称正卿,副职为少卿,属官因各朝代而异,或有鸣赞、序班,或置丞、主簿。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
▶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郊庙行礼赞九宾,鸿声胪传之也。”
▶《新唐书•百官志三》:“凡客还,鸿胪籍衣赍赐物多少以报主客,给过所。”
2. 指该官署官员。
▶唐·韩愈《袁氏先庙碑》:“始居华阴,为拓拔魏鸿胪。”
▶明·李东阳《十八日听传胪有作》诗:“黄纸数行丹诏字,鸿胪三唱甲科名。”
鸿胪网络解释
職官名。周置大行人之職,秦稱為「典客」,北齊稱為「鴻臚寺」。主掌朝貢慶弔的贊導相禮。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頌讚:「故漢置鴻臚,以唱拜為讚,即古之遺語也。」
鸿胪造句
- 成帝河平元年省之,并大鸿胪。
- 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
- 大鸿胪商丘成力战获反将张光。
- 鸿胪井刻石位于旅顺黄金山下。
- 等级1的鸿胪寺就可以加入联盟。
- 石统,历任射骑校尉、大鸿胪。
- 入隋,历鸿胪卿、左卫大将军。
- 、鸿胪卿同正员、同节度副使。
- 五日,以【悠蓝草】为大鸿胪。
- 以展治政才能,3年后迁大鸿胪。
- 光宅元年(684),由鸿胪寺改置。
- 今遣兼大鸿胪程爽,谥曰忠武。
- 汉成帝时,典属国并入大鸿胪。
- 鸿胪寺:处理联盟事务的建筑。
- 回语鸿胪曰:“待诏第几手耶?
- 召拜通直散骑侍郎,守鸿胪卿。
- 后复任光禄大夫、大鸿胪等官。
- 后历任大鸿胪、光禄勋、卫尉。
- ”汉显宗乃以大鸿胪魏应代之。
- 鸿胪寺:接待外国使节的机构。
鸿开头的词语: 鸿罿 鸿水 鸿悆 鸿塞 鸿重 鸿昧 鸿校 鸿口 鸿奬 鸿称 鸿等 鸿毳 鸿宾 鸿条 鸿厘 鸿濑 鸿作 鸿冢 鸿胄 鸿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