鹾政词语解释
鹾政(鹾政,鹾政)
盐务。
▶明·沈德符《野获编•司道•盐运使》:“天下六转运使理鹾政,而两淮盐课居五运司之大半。”
▶清·魏源《筹鹾篇》:“有阴阳即有官私,故鹾政之要,不出化私为官,而缉私不与焉。”
鹾政造句
- 予奉命承乏鹾政,历数年于兹。
- 不久,改任广西布政兼视鹾政。
- 嘉靖二十四年转员外郎中,追查鹾政之弊。
- 林如海的职司是巡盐鹾政,李煦也曾任此职。
- 诗中赞曰:“鹾政一新万民欢,堪称良法恩溥沾。
- 今但请敕部察议,将鹾政视如无涉,诚不知汝何意?
- ”《明史?范?传》:“迁两淮盐运使,条上鹾政十要。
- 富勒浑疏论广东鹾政,请增运艘,按季徵饷价,复三十九埠运商清积逋。
- 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序二》:“屯田兴矣,土旷犹故也;鹾政举矣,蜚挽犹故也。
- ”清曾国藩《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彭永思?议蠲逋赋,厘定鹾政,多所匡赞。
- ”清魏源《筹鹾篇》:“有阴阳即有官私,故鹾政之要,不出化私为官,而缉私不与焉。
- 明沉德符《野获编?司道?盐运使》:“天下六转运使理鹾政,而两淮盐课居五运司之大半。
- 遂相地制宜,审时观变,究览鹾政,……人所弃我则取之,人所去我则就之,而公之业益饶”。
- 为此蒲松龄还做一篇《古历亭赋》:“……乃有营州国士,适司鹾政于齐门,陇右洪支,又继骚宗于湖渚……”。
- 著有《蕉轩随录》、《蕉轩续录》、《退一步斋诗集》、《鹾政备览》、《岭西公犊棠存》、《袁枚年谱》、《粤闱唱和集》等著作。
- 全书计四卷,分设建革、星野、形胜、疆域、城池、山川、古迹、风俗、署制、学校、坛庙、坊镇、津梁、铺递、武备、荒备、寺观、田里、户口、丁徭、租赋、官庄、课税、马政、鹾政、土贡、物产、官秩、宦迹、人物、侨寓、科目、岁贡、援例、武科、武勋、辟举、德行、忠孝、节孝、封荫、灾异、兵燹、艺文等44门类。
- 清乾隆六十年(1795),知县王诚主持重修赣榆县志,计四卷,所设门类与康熙年间俞廷瑞所修县志大同小异,为建革、星野、形胜、疆域、城池、山川、古迹、风俗、署制、学校、坛庙、坊镇、津梁、武备、仓储、寺观、田里、丁口、赋役、课税、鹾政、物产、官秩、宦迹、人物、侨寓、科目、土贡、援例、武科、武勋、辟举、德行、忠孝、节孝、封荫、坊表、寿考、灾异、兵燹、艺文等41门。
- 由于马新贻延续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两淮盐政改革上的思路,在淮北地区也实行“循环给运”,结果导致票盐名称虽存,实质上已是纲法的复旧,“大利尽归于商,而司鹾政者反不得操进退盈缩之权,有票者恃循环制度为恒业,藉票本问题为根据,以垄断两淮盐利,与纲商之窝本无异,变相复纲,仍蹈专商引岸之覆辙,票法精神消息殆尽至此,两淮方面的盐政制度已经基本定型,鲜有变化。
- 另著有《尘史》4卷,《尘余》4卷,《居东杂纂》2卷,《四部丛谈》、《文海披沙》8卷,《百粤风土记》1卷,《北河纪略》8卷,《纪余》4卷,《谢在杭文集》28卷,《诗集》30卷,《续集》2卷,《郡国考》、《红云续约》、《吴兴友乘》、《滇略》10卷,《泊堂台墨》12卷,《长溪琐语》1卷,《小草斋诗话》4卷,《小草斋集》30卷,《续集》3卷,《方广岩志》4卷,《晋安艺文志》3卷,《太姥山志》3卷,《鼓山志》12卷,《支提山志》7卷,《万历永福县志》5卷,《八闽鹾政志》16卷等。
鹾开头的词语: 鹾贾 鹾课 鹾咸 鹾价 鹾院 鹾茵 鹾务 鹾税 鹾法 鹾馆 鹾船 鹾筴 鹾策 鹾簋 鹾纲 鹾使 鹾商 鹾政
政结尾的词语: 机政 火政 贿政 惠政 徽政 皇政 荒政 横政 河政 苛政 行政 害政 骇政 还政 国政 过政 归政 观政 关政 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