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鞄】鞄的拼音、笔顺、读音、笔画、解释

作者:通通学
páo
14
左右
AFQN
TJPRU
47512
横竖竖横竖折横横竖撇折折横折

康熙字典

鞄【戌集中】【革部】康熙笔画:14画部外笔画:5画

《广韵》《集韵》匹角切,音璞。《说文》柔革工也。读若朴。《周礼·冬官考工记·攻皮之工函鲍韗韦裘注》鲍,或爲鞄。仓颉篇有鞄。《释文》鞄,匹学切。刘音僕。

《唐韵》蒲角切《集韵》弼角切,音雹。

《集韵》蒲沃切,音僕。

匹沃切,砲入声。

《广韵》薄交切《集韵》《韵会》《正韵》蒲交切,音庖。

《广韵》蒲巧切《集韵》《韵会》《正韵》部巧切,音鲍。

《广韵》防敎切《集韵》皮敎切《韵会》《正韵》步敎切,音鉋。义同。字原作北下宛。鞄或鞄䆓。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鞄【卷三】【革部

柔革工也。从革包聲。讀若朴。《周禮》曰:“柔皮之工鮑氏。”鞄卽鮑也。蒲角切

说文解字注

(鞄)柔革工也。从革。包聲。蒲角切。古音在二部。讀若朴。朴在三部。合音㝡近。劉昌宗音僕。周禮曰。柔皮之工鮑氏。鮑卽鞄也。鮑鞄字舊互譌。今正。考工記。攻皮之工五。函鮑䩵韋裘。先鄭云。鮑讀如鮑魚之鮑。書或爲鞄。蒼頡篇有鞄?。又鮑人之事。後鄭云。鮑、故書或作鞄。許云鮑卽鞄者、謂周禮之鮑卽蒼頡篇之鞄。鞄正字。鮑假借。?部云。易曰突如其來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内也。?卽易突字也。謂?正字。突假借。文意正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