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长在长江边上的孩子,在睁眼领略人生第一缕阳光之前,先闻到的是水的漪涟与缠绵。小时候,常常托腮倚在窗前,向往威尼斯那恬静和美的水上之城的风光……那该是很舒适吧……随着小船而轻摇着,纯朴的木船在水中带出道道波纹,“傍水”的生活,该是上帝赠予美好吧?
除威尼斯外,中国的绍兴也是有名的水乡,那里孕育了伟大文学家鲁迅,《社戏》中纯真欢快的文字确是给这温柔水乡增添了一份活力。然而乌镇,却确是没有听过,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了吧,竟不知道这儿就是茅盾的故乡。但是茅盾给这水乡带来的真就是神气么?
绍兴我没有去过,只因为老师那句“亲眼看的,远不如文章里读的”。我也只是想留下心中最美好的想像吧。然而在这乌镇,我却真读出了沧桑。
跟随导游前进是无比轻松的,因此望向周边时心中也多了一份平静的期待。所谓“水乡”也确应了这“水”字,绵延的河水缓淌着,轻轻探出来,那冰凉的小精灵从指缝间逃走,竟给心头增添了一抹恍然,恍惚间只觉得这仅十米来宽的小河却隔出了两个世界。河的那头,几个妇女正专注地清洗衣裳,甩起的刹那,水珠飞溅,衬出的灿烂金色却只多一份不真实 。她们是名副其实的“枕水人家”,与水共枕,与水共存。想起马致远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在他回首间,望见的便也是这一抹和谐得让人心碎的画面吧。而河的另一面呢?拥挤的人群夹杂着阵阵吆喝叫卖声,空气中弥漫着的是庸碌。为一时之兴而来的人们,为一份面子摆出的刻意做作,这边是真正的人间啊,而对岸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天之境地。
再纯洁的水也会被玷污,再纯美的生活也始终会改变。河对岸触及不到,那这岸呢?水乡青年越来越蓬飞的是飞往远方的渴望,而老人们只能怀有一颗哀份之心,那位年过八十的老太太就那样斜倚在门外。花白的银丝是岁月留下的足迹别具民间特色的布衣,是早已远去的纯朴年华。眼眸怔怔地望着我们这些匆匆过客,那如水一般的幽深之中埋藏的是什么?迷茫,抑或是痛苦?“枕水人家”仍“枕”着水,然而却再无法与水融为一体。这中间只隔了一层小小的利益。是的,小小的一道障碍,却似无情的洪涛,再也回不去了。
茅盾呵,你的故乡因你而出名,却也因你而变了质。“水乡”不只是有“水”就可以了,那如水之潋滟一般的柔美恬静的“乡”气才是最重要的啊。 已成为天宇中一颗明星的你是否想到你所熟知的“枕水人家”已随着历史长河的推进而一点点消逝呢。